对监护权人有争议的如何处理
2011-09-11作者:未知来源:离婚法律网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对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这里指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对有关单位指定监护人不服,或者指定其他近亲属为监护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按特别程序进行审理,确定监护人。人民法院可以将《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二款和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视为指定监护人的顺序。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者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可根据后一顺序监护人监护能力的强弱、行为、品德情况,按照对被监护人有利的原则择优确定。这种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有关部门或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的做法,在民法上叫做指定监护。
离婚律师为你解忧
抚养法知识排行榜
- 01 抚养纠纷中的五大误区
- 02 父母对成年子女有抚养义务
- 03监护权公证的内容
- 04非婚生子罚款多少
- 05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怎样?
- 06同性恋者不能收养子女?
- 07代孕可能产生哪些法律问题
- 08可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情形有哪
- 09父母子女关系可以断绝吗
- 10人工受精子女是否认定为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