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收养的认定与解除办法
收养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已屡见不鲜,很多时候夫妻无法孕育子嗣就可以通过合法收养的方式讲别人的孩子收做自己的孩子。那么,收养法事实收养的认定与解除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小编将会为大家详细地进行说明,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
事实收养指双方当事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未办收养公证或登记手续,便公开以养父母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行为。
所谓事实收养,主要是指未经登记或者公证的收养行为,即欠缺合法收养的法定程序性要件,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形。1、收养弃婴。2、收养孤儿。3、收养走失或者流浪的儿童。4、无计划生育的婴儿(多为女婴)被私下送养、私下收养。5、对被拐卖儿童的扶养。6、无子女者为承续宗嗣认养他人子女。7、无子女者为老有所养而收养他人子女。8、亲生父母确无抚养能力而将子女送人收养。
一、事实收养关系的认定
只有满足了以下四个条件,事实收养关系才成立。一、收养当事人双方均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二、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公开承认其养父母养子女关系,以父母子女相称,并为群众及有关组织所公认;双方相互间有扶养的事实。三、养子女与生父母在事实上已终止了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四、未曾办理收养公证或登记手续。对此,中国有关政策规定: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虽未办理合法手续,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据此,凡符合前述条件的事实收养,国家承认其收养的效力,并予以法律保护。
二、事实收养关系的解除途径
事实收养关系的解除分为两种情形:一、根据《收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就是说,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订立协议解除这种事实收养关系。但是,第二十八规定,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二、《收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就是说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看是否达到了《收养法》规定的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标准,如果达到了就会判决解除收养关系。简而言之,其一双方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其二就是通过诉讼解除,由法院判定是否达到了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收养法事实收养的认定与解除”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法律知识。事实收养指双方当事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未办收养公证或登记手续,便公开以养父母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行为。只有满足文中阐述的四个条件,事实收养关系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