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继承法 > 继承法 > 正文
同居不受法律保护 “无证婚姻”隐患多
2011-08-15作者:未知来源:离婚法律网

 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居异性为了规避应尽的法律责任或义务,故意不结婚或把业已存在的婚姻关系解除,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法律是一把“双刃剑”,在他们规避法律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亦使他们本应享有的某些合法权益失去了法律保障。因为,是同居关系还是婚姻关系,法律意义大不相同。

    “丈夫”死亡,她却无权继承遗产

    离异后的许某与职业司机夏某于2004年开始同居,同居时许某25岁,夏某33岁。此后,为了逃避自认为繁琐的计生环孕检检查,双方一直未办理登记结婚手续。

    2007年3月,夏某遭遇交通事故死亡,留下存款10万元。此前,夏某未留下遗嘱。在处理夏某的这10万元遗产时,许某与夏某的父母对继承份额问题发生分歧,夏某的父母遂诉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

    法院审理认为,夏某生前未立遗嘱,故对夏某的这10万元遗产只能按法定继承进行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8条“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之规定,许某未与夏某登记结婚就未与夏某确立夫妻关系,许某当然就不是夏某法律上的配偶,因此也就无权按照婚姻法第24条第1款、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来继承夏某的遗产。

    法院最终判决夏某遗留的10万元由夏某的父母及夏某与许某共同所生子女按均等份额继承。

    同居期间所得财产,另一方无权染指

    2002年,个体户朱某与企业职工刘某开始同居。在双方共同生活期间,朱某从事水电安装经营,为避免日后可能经营不善给刘某带来的债务负担,双方一直未登记结婚。

    2005 年起,由于生活琐事,双方产生矛盾感情逐渐恶化,直至发展到2007年初朱某起诉至法院要求解除与刘某的“ 婚姻”关系,并对刘某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所得按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法院最终依法裁定不予受理朱某要求解除与刘某的同居关系的起诉。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