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女回亲生父母家 养父讨要12年的抚养费(图)

12岁的养女小琴怎么没回家……“她回亲生父母那里再也不回来了”
小琴说智障养父无钱供她上初中 养父心灰意冷讨要12年抚养费
大足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农民刘某,和父母一起将捡来的女婴养到12岁。即将升入初中的女孩小琴(化名)最后选择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刘某见小琴去意已决,感到心寒的他便要求小琴的亲生父母支付12年的抚养费。
近日,经过大足县宝顶司法所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由小琴亲生父母补偿刘某1.1万元。
智障男山坡上捡回女婴
一家老少都把她当成宝
1998年7月19日,大足县铁马村村民刘某,在自家附近的山坡上,发现了一个用被子包起来的女婴。虽然智力上有障碍,说话也经常颠三倒四的他,却清醒地将这个刚出生几天的女婴抱回了家。父母见他抱回个孩子,想到他30多岁还未结婚生子,又有智障,便同意将孩子留下来,并给孩子取名小琴。之后,父母与他一起抚养小琴。
在调解阶段,刘某的父母告诉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他家经济条件不好,但是为了让小琴健康成长,刘某常常到大足县城购买奶粉等营养品喂养小琴。小琴生病,三天两头进医院看病吃药,但家里人没有嫌弃她,一直把她当成家里的宝贝儿。家里虽然穷,可是小琴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像别人家一样把她送到镇上的幼儿园学习。无论严寒酷暑,每天接送。到了要上小学的年龄,家里又卖掉口粮和鸡鸭等,给她凑钱上学。除了每星期给小琴20元的生活费外,每天还要给小琴1到2元的零用钱。
大足县铁马村村干部证实,刘某一家对小琴确实很好。
12岁女孩回到亲生父母家
养父心死索要12年抚养费
“她回亲生父母那再也不回来……”刘某的母亲在调解时,激动地说。
原来,去年6月的一天,上小学5年级的小琴放学后没回家。刘某见小琴晚上还没回家,就连夜跑到学校了解情况,才得知小琴被亲生父母接走了。他来到小琴的亲生父母家想接小琴,但小琴却表示,不想再回刘家,要和自己的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心灰意冷的刘某便向小琴的亲生父母索要抚养小琴12年的费用。在被拒绝后,刘某走进了大足县宝顶司法所。
宝顶司法所工作人员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们多方打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后得知了小琴的身世。那是1998年7月15日,小琴作为父母第二个女儿降生。父母为了躲避超生罚款,便将她送给了一户人家。但那户人家发现抚养小琴很辛苦,便在收养后的第二天,偷偷将小琴放在了刘某家附近的山坡上。当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找到小琴时,小琴说,养父是残疾人,“婆婆爷爷”也都是快80岁的老人,无力抚养她长大成人。因此她才选择离开养父,回到自己亲生父母身边。“我只是暂时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等以后长大了有能力了,我还是会照顾他(指养父刘某)。”小琴告诉司法所的工作人员。
小琴三四岁时已知身世
养父最终获万余元补偿
4月21日当天,刘某所在的铁马村的村干部也到司法所参与了调解。刘某和小琴的亲生父母也都邀请了亲朋前来旁听。刘某和刘某的父母情绪一直比较激动,因此同来参加调解的小琴自始至终都没有和刘某以及“婆婆爷爷”说上一句话。“见了面连个招呼都不打,这样的娃儿我们也不愿意再养了。”刘某和父母都激动地表示。最后,他们提出要小琴的亲生父母支付8.4万元抚养费的要求。
但小琴的亲生父亲李华(化名)称他没能力支付这笔抚养费。他说自己只是在县城做零工,现在带在身边的大女儿才14岁,小儿子才1岁3个月,加上回来的小琴,生活确实很困难。还有自己的父亲也需赡养,家里的经济负担很沉重。
眼看着调解陷入僵局,司法所工作人员决定与村干部分别做双方的工作,请双方都能真诚地换位思考。根据刘某家的经济条件和当地的生活水平,司法所工作人员还提出相对合理的建议补偿标准。最后,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李华夫妇同意支付1.1万元的抚养费补偿给刘某。刘某也愿意解除与小琴的事实收养关系,并协助李华夫妇为小琴办理户口登记手续。双方还约定在6月30日前,将这笔钱支付到位。
小琴的亲生父亲李华告诉记者,小琴三四岁的时候,刘某便领着她到小琴的外婆家耍。那时候,小琴就已晓得了亲生父母是谁。现在,小琴选择回到他们身边,是因为就要升入初中了,刘家根本没有能力继续供她读书。而且,小琴也想和自己的亲生父母生活,毕竟是骨肉相连。
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应给养父适当抚养费补偿
重庆晚报新闻律师团成员、重庆潜卫律师事务所何桐雨律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生父母应当支付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补偿标准,原则上可以参照市统计局公布的,收养期间重庆市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来测算。但考虑补偿的原则是“适当补偿”原则,故最终补偿的金额应根据个案由双方协商或由法官自由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