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子女抚养 > 抚养权 > 正文
锋芒相接议探视权 建言献计保探视权
2011-01-20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导读:探视权,主要是指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享有对该未成年子女看望并与之保持直接联系与交往的权利。探视权是一种亲权,我国立法中规定了这种权利,而在实践中这种权利被大打折扣。本文就探视权是何种权利,它是否可被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等进行讨论。

  案情回放

  2004年6月,刘雪(化名)与丈夫离婚。考虑到丈夫的经济条件比她好,当时才3岁的女儿就由丈夫抚养。离婚后,前夫千方百计阻挠刘雪看望女儿,双方甚至发生流血冲突。今年初,刘雪把前夫告到南岸区法院,要求行使探望权。法院判决从4月起,每两周刘雪可看望女儿一次。但是,此后她只看到女儿两次。日前,刘雪向南岸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探望权。

  锋芒相交

  交锋一:探视权是一种权利

  ■正方:

  律师沈仁刚:探视权是一种基于身份的权利,只有具有特殊身份才享有这项权利。

  律师侯国跃:探视权是一种精神权利,不包括财产权利,它来源于英美法系国家,主要是指精神交往的权利,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抚慰。

  律师周永强:探视权是民事权利的一种,是具有人身属性的亲权。

  刘雪女士:探视权是精神权利,与金钱无关。看不到女儿,我觉得精神很痛苦。就算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会放弃探望我的孩子。

  ■反方:

  律师韩龙涛:探视权不仅是一种身份权,还包括财产方面的权利,比如对附着在子女身上的财产保管权。

  律师唐用强:探视权是父母的权利,也是义务,是一种负有义务的权利,其行使与监护权相类似。孩子可以主动要求父母行使探视权。

  律师徐来庆:主张探视权,是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法官有权中止不利于子女的探视。

  交锋二:权利主体不易扩大

  ■正方:

  律师沈仁刚: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探视权的权利主体范围主要是父母针对子女。就目前情况来看,权利主体不宜过宽,因为目前仅就父母探望子女的权利都没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如果把探视权的主体扩大到祖父祖母等,更不利于探视权的保护。

  律师韩龙涛:正是因为法律还没有扩大探视权的主体范围,如果爷爷上法庭要求主张对孙子的探视权,肯定会被驳回。

  ■反方:

  刘雪女士:探视权对于我和我的父母来说,几乎同样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打这个探视权官司就是为了我的父母。父亲一直十分疼爱这个孙女,如今他身患高血压,唯一的愿望就是看到外孙女。可我离婚后,老人家就一直没看到过孙女。我的一个朋友和我情况相似,她的母亲因为看不到孙女,再加上病痛的折磨最终自杀了……(说到此处,刘雪泣不成声)

  建言献计

  争鸣一:探视权可强制执行

  参与讨论的所有律师均认为,探视权可以强制执行。他们也认为,探视权的强制执行不同于其他方面,一定要慎重。

  律师徐来庆:法律规定,一方享有探视权时,另一方有义务协助。根据现行法律,如果另一方拒绝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可拘留、罚款或判处拒执罪。

  律师唐用强:法院可向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要求其协助履行探视权。当探视权的相对方拒绝探视到一定程度,可以作为变更抚养权的条件之一。

  律师侯国跃:台湾有一种做法值得借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征得子女的同意后,法官将孩子直接交付给探视权享有者。

  律师周永强:香港目前也有一种强制执行探视权的模式,由专门的义工组织将孩子交付给对方,也就是说,矛盾的双方可以不见面。

  争鸣二:可索赔精神抚慰金

  刘雪在沙龙上提出,由于前夫不准她看女儿,给她的精神带来极大的伤害,已经影响到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对此,律师们建议刘雪收集自己因不能享有探视权而遭受精神损害的证据,并向对方索赔。大多数嘉宾认为,不能行使探视权而造成精神伤害,可以向法院起诉主张精神抚慰金。

  争鸣三:拒绝探视可记入档案

  针对探视权强制执行的特殊性,侯国跃律师建议,把那些不配合探视权履行的行为,记入个人信用档案。今后,信用档案对每个社会人都十分重要,如果法官把拒绝配合履行探视权作为不守信用的行为记录在案,对那些不配合探视的人来是说,既是道德的惩罚,也是法律的惩罚。

   反思

  探视之争,有没有为孩子着想

  律师徐来庆:刘女士的遭遇固然值得同情,但当我们为探视权之争出谋划策时,是否又为孩子想过。父亲不许探视,罚款、拘留、变更抚养;母亲争回了孩子,又以牙还牙,然后父亲又来争探视权。也许离婚不能算错误,但至少婚姻是因为错误而结束,倘若父母正在为这样的错误而痛苦,请不要把错误延续给孩子。当父母们把孩子当作财产一般争来夺去,有谁能想到,这样的童年会给孩子稚嫩的心理留下怎样的伤害。只有孩子,既是争端的开始,又是争端的结束。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