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婚姻新闻 > 正文
“丁克”未了,“悔丁”已至 孩子,要说爱你不容易
2011-06-03作者:未知来源: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丁克族”,不要孩子,坚持两人世界。这个词的流行仿佛还在眼前,而如今,“悔丁族”的大军已汹涌而至:大龄的“丁克”想要孩子却难以怀上。这种“折腾”,令人深思。

  那些年轻时只想“丁克”一生的男女,到了大龄时期,却开始想方设法要生孩子。

  这一类人群被称之为“悔丁族”。但是,他们因为当初坚持“丁克”,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如今为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却不得不踏上尴尬又艰辛的备孕之途。

  时髦,反成尴尬

  为能顺利地怀上孩子,方敏把工作辞了。今年35岁的她在宁波一家大型国企上班,谁也不相信,这个女强人为了孩子,竟能放下为之付出很多的工作。

  她开始脱下高跟鞋,穿上休闲鞋;开始戒掉咖啡,天天服用叶酸;开始不再熬夜,早晚测试体温。“体温从低变高的那一天,就表明是排卵期开始。为了保险,我还会通过医用排卵试纸测试晨尿。”如今的方敏几乎已成为半个医生。

  当初,方敏是时髦的“丁克”一族。她和丈夫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心坚持不要孩子。但随着年纪不断增大,看着别人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夫妻俩开始后悔了,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孩。

  父母当时就反对他们做“丁克”,一听女儿打算生孩子,开心极了,立即给了女儿很多建议:多喝红糖姜水、少喝冰的东西,多吃黑豆、少吃辛辣的……可半年多过去,方敏的肚子依然没有动静。

  和丈夫商量后,又经过3天3夜的反复考虑,在同事眼中一向以事业为重的方敏,作出了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决定——辞去工作,一心备孕。“如果用工作换来一个健康的宝宝,我愿意!”方敏的眼神坚毅,如同当时坚持“丁克”一样决绝。

  她的房间贴满有关宝宝的图片,床头是一本记录每天体温的日记本,客厅放着大瓶小瓶的叶酸和钙片……看着自己的准备和不争气的肚子,方敏每天都在后悔,“真不知道要做什么才能弥补我当初的幼稚想法,世界上为什么没有后悔药?”

  最近,她经常上网向网友讨教如何怀孕,竟发现还有很多人也和她有着一样的困惑。她们被称为“悔丁族”——当初想“丁克”,现在又想要孩子。

  “悔丁族”的存在得到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一位医生的证实。

  “过了35岁还在努力怀孕的女性,在医院并不少见。大约能占我们门诊量的一半。”该医生说。这其中有一些是疑难的不孕症,也有不少像方敏一样是曾经的“丁克族”,现在付出时间、金钱和身体的种种代价,只求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悔意,难以言说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丁克”盛行,尤其在夫妻教育程度都较高的家庭中,这一观念大有市场。“丁克”,几乎成为时尚婚姻家庭的一大标志。

  方敏和丈夫是大学同学。“刚工作那段时间,我们觉得生孩子简直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我们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让一个孩子来破坏我们的两人世界,不能去酒吧,不能自由旅行,仅仅是为了一个孩子。”她和很多同学一样,决心选择“丁克”,目的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或者仅仅是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愚蠢。

  “以前以为两人世界自由自在,现在觉得缺个孩子,真是生活的残缺。”看着周围的弟弟妹妹相继有了孩子,生活充满欢笑声,在杭州一家外资企业工作、曾经的“丁克”陈丽,和方敏一样,被这种氛围从心底里感动,有了想要孩子的想法:“我现在才明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这是人的一种天性,年轻时会被所谓的自由、事业、爱情所吸引,但年纪越大,那种天性就会愈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但是,孩子不是想生就能生的。如今,很多“悔丁族”正为自己曾经的一时头脑发热、贪图享受,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代价。

  曾以自己是“丁克”为豪的杭州人李卿,如今也是欲哭无泪。经过长达两年的备孕,今年年初生下一个7个月大的早产儿,浑身发黑,不会啼哭。经过保温室7天7夜的抢救,孩子终于救活了。本以为从此平安,谁知自己好不容易才生下的孩子,竟被医生认定是脑瘫儿。“真的想奉劝现在的年轻人,有些东西还是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千万不要像我们一样,到现在后悔都来不及。”李卿说。

  妇产科专家表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3岁~33岁,超过35岁就算高龄,不仅不容易怀孕,还容易出现流产、畸形等风险。因为女性的卵子数量,是从出生的时候就固定的,随着年龄增长,可用的卵子越来越少,卵巢功能和卵子的受精能力、质量都在下降,而要想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精卵都要健康。

  专家指出,这种情况在“悔丁族”身上表现更明显。那些“丁克”多是企业白领,年轻时身心透支过度,一旦高龄,生育更为不易。

  跟风,误人害己

  原来是主动放弃生孩子,如今却生不成孩子。当“选择题”成为“必选题”,“悔丁族”带来的不仅是情感上的难以接受,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有位“悔丁族”罗列了没有孩子给家庭带来的系列问题:如何解决退休之后收入锐减、医疗支出上升给晚年生活带来的风险?如何保障没有子女赡养的风险?如何承担万一得病需要长期护理的风险?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数千年来,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丁克家族”很难成为全社会的生活潮流。但曾经一段时间,着实吸引很多育龄夫妇,他们或嫌麻烦、或怕身材走样、或希望过两人世界的浪漫生活、或害怕承担养儿育女的责任,立志做新潮的“丁克一族”。90年代中期一份对“丁克家庭”的调查问卷显示,选择不生育这一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中占第一位的是对中国人口问题的忧虑;第二位是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轻松;第三位是为了自我实现。

  这些曾经被人议论为“没有生育能力”,或者被指为“个人享乐主义者”、“绝代佳人”、“行为怪异者”逐渐与社会趋同,难免会招致众人质疑的目光,还有那些坚守“丁克”一族的唏嘘声。这条“归本”的路依然难走。

  专家指出,“悔丁族”的出现,不仅反映人们对回归传统家庭的渴望,还侧面反映人们对女性育龄推迟的担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女性生育期延后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一线城市一定比例的女性,育龄年龄推迟到35岁后,甚至主动选择放弃或错过孕育时机。

  或许有人说,“丁克族”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随时放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悔与不悔,生与不生,只是个人的一种权衡与选择。

  不过,“悔丁族”的出现,在这个跟风为荣的浮躁年代,还是应该引起人们更多的冷思考。

  就如有些人年少轻狂,用文身标榜自己的狂放和不羁,但等到心智逐渐成熟,才发现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于是就去洗,结果却尝到比文时更大的痛苦。

  现实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