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心多虑杀新妻 死刑判决命终亡
导读:男子吴某仅仅因为对妻子的猜忌、不满,就亲手勒死了结婚仅半年的新婚妻子,并焚尸灭迹。吴某被法院判处死缓后,死者家人不服判决提出申诉,获得检方认可,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连续两次提起抗诉,吴某最终被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
脚印指纹暴露凶嫌
2007年12月3日,房山良乡附近的麦田里,出现了一具被焚烧的无名女尸,尸体已经高度碳化,是被人泼洒汽油后焚烧。与此同时,朝阳区平房乡派出所接报一名叫刘姗的女子走失,经过对刘姗父母的生物物证鉴定,证实女尸就是刘姗。根据刘姗的父母提供的情况,刘姗与丈夫吴某关系紧张,二人经常吵架,怀疑刘姗之死与吴某有关。
然而,吴某向警方称,妻子12月2日从湖南老家回到朝阳区国美第一城的住处后,两人一直未出门。第二天早上吴某离家上班后,妻子离家出走,不知所踪。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吴某的灰色宝来车于12月2日晚到过房山,吴某说了谎。
在派出所,警方对吴某所穿的皮鞋进行了提取,经比对,竟与焚尸现场提取到的脚印相同。随后,警方又提取了吴某的指纹,结果发现与焚尸现场盛装汽油的水壶上的指纹相吻合。面对警方的讯问,吴某供述了一切。
吴某1974年生于北京的一个干部家庭,从小老实厚道,但自尊心很重。大专毕业后,他在中关村从事电子销售工作,历经多年磨砺,终于成为某知名汽车消费门户网站的客户总监。2007年1月,33岁的吴某通过网络认识了小他4岁、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的湖南女孩刘姗。吴某被刘姗甜美的外表和开朗的性格所吸引,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相识3个月后,他们闪电结婚。
婚后,刘姗辞去了工作,在家专职炒股。但很快,家庭的琐事使两人的感情由浓转淡。刘姗不满丈夫吃饭声音大、走路姿势、穿衣风格等生活细节,常为此发生争吵。吴某也开始埋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经常接待妻子老家来京看病、旅游的亲戚。因关系不和,刘姗提出把吴某父母的房子卖掉,另买一处新房单独居住,吴某也勉强照做了。
一开始,吴某对新婚妻子还持忍让态度,可慢慢地他发现,尽管自己百般迁就,刘姗依旧对他有诸多不满。案发前1个月,吴某情绪低落,少言寡语,一直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这种压抑终于在2007年12月2日那天爆发。
杀妻焚尸获判死缓
案发当天上午,刘姗从老家探亲回家。一进家门,刘姗发现丈夫饭也没做,牛奶也没买,花和鱼都死了,满屋子的凌乱更让她火冒三丈。此时,吴某也憋着一肚子气。在妻子外出期间,他无意中发现妻子与一名男网友的QQ聊天记录,内容暧昧,他怀疑妻子有出轨行为。吴某本想和妻子好好谈谈,没想到对方却先吵了起来,还摔东西,两人争执中他的脸也被挠花了。妻子发完脾气,进入浴室洗澡。
此刻,吴某怒火中烧,他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积怨。冲动之下,吴某找出一根电线,进了浴室,趁妻子不备,一把勒住了她的脖子,直到她不再挣扎。吴某随后把妻子抱到床上。打扫完浴室,吴某发现妻子还有一口气,竟然再次下毒手,掐住妻子的脖子。慢慢地,妻子没了动静。
杀妻之后,吴某到三里屯雅秀市场买了一个大号的旅行箱,把尸体装在箱子里。他开车到了房山良乡附近的一片荒地里,用汽油点燃焚尸灭迹。当晚,吴某一回到家,就接到了岳母从湖南打来的电话,岳母要和女儿通话,吴某骗说妻子睡着了。
两天后,吴某向警方报案称妻子走失。刘姗的父母多次打电话没有联系到女儿,从老家赶来北京。吴某左眼角的伤痕和房间里的玻璃碎片引起了两位老人的怀疑。尽管吴某否认和妻子打架,刘姗的父母还是向警方反映了情况。证据面前,吴某承认杀妻。
2008年5月,吴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市检二分院提起公诉。一审判决认为,仅凭一份聊天记录不能认定刘姗出轨,但鉴于吴某能够如实供述犯罪行为,而且吴某的家人赔偿了被害人亲属部分经济损失,对吴某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检方抗诉死缓改死刑
死者家属向检察官申诉,不满吴某死缓的的判决。检察官向主管反映:本案的起因仅仅是因为吴某对妻子的猜忌、不满,在自己情绪无法排解的情况下,就起意报复杀人。在妻子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使用电线猛勒妻子的颈部,使妻子失去反抗能力,在发现妻子尚有气息时,又二次用手扼压其颈部,直至死亡。从整个犯罪过程来看,吴某主观上故意杀人的意志非常坚决,毫无退缩或怜悯之意,对他人生命极为漠视。吴某杀人后焚尸的手段极其残忍,社会负面影响极大。
2009年10月,北京市高级法院判决认定,检察机关抗诉理由及认为原审判决量刑不当、建议改判的意见,理由充分,予以采纳。撤销死缓的刑事判决,改判被告人吴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至此,针对吴某故意杀人案量刑畸轻错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依法行使检察权,经过两次抗诉,最终获得二审法院改判,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今年4月1日,吴某被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