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婚姻新闻 > 正文
农民工离婚率逐年增高 挡不住诱惑移情别恋
2010-11-19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说起“家”,不同的人心中产生不同的感情,有人说是“温馨的港湾”“安宁的归宿”,有人说是“围城”“爱的坟墓”。家庭是在感情基础上组建的,但要长期维持其安宁与和谐,还必须用理性去看待、用制度去保障,对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而言也是如此。

  座谈交流、电话询问、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去年暑假,省委党校国民教育本科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女大学生王亚静,深入长治市县区农村、街道、社区、派出所等,进行专题社会调研,发表了《正视农民工的婚姻困境》调查报告。3月22日,该报告被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评为大学生优秀调研成果。本报记者日前也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离婚率逐年持续增高

  调查实录:聊天、打扑克、睡觉,屋外是繁华的都市夜色,屋内却是日复一日的蜗居生活。在广州市打工的武乡县炉家掌村张峰,每天收工后,在狭窄的工棚里上演着单调的生活,他已两年没有回家夫妻团聚,最后妻子提出分手。离婚后,4岁的儿子跟女方生活。据统计,长治市35家法院,在每年办理的所有案件中,涉及农村离婚案件的占50%以上。通过法庭办理的农民工离婚案件,全市每年都在2500件以上,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背景链接:年轻的农民工来自农村,却往往不会种地,不再像父辈那样一生留恋土地,他们向城市的流动不可逆转。现实中,农民工每年春节回一趟家,热心的邻居、亲戚和红娘,忙着给他们介绍对象。满意的,很快确定下来,随后就送彩礼、登记、办酒席。蜜月还没完,又背上行李回到打工的城市。想念时,只能靠电话和书信联络感情,半年甚至一年也难见一面。而外出打工的小夫妻,都渴望能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可现实情况难如人愿,只好过牛郎织女的日子。

  “新生代农民工”正处于交友、恋爱的黄金时期。但对这些漂泊在城市的年轻人来说,无论是寻找一段美好的爱情,还是过上安稳的生活,都十分困难,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前不久,省文化厅对太原、大同、长治等地2000余名农民工实地访谈,在回答“打工生活您最大的感觉是啥?”这一题目时,26%的男性农民工、34%的女性农民工选择“空虚寂寞”。而分居生活,也使留守妇女尝尽独守空房的滋味,常年天各一方,有老公等于没老公、守活寡,结果可能导致离异。

  记者点评:农民工“安家落户”,涉及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方方面面。关注农民工,有必要尽快放开户籍,让农民工转变身份,真正变为城市新市民。要建设公共廉租房是解决家庭住房最现实的办法,低廉的租金能够维持各方的平衡,政府、企业的负担不至于过重,农民工也能拿得出来,有一个较好的安身之所。同时取消农民工子女借读费,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学籍信息平台,实施按学籍而非户籍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另外,由专业人士对婚姻家庭给予咨询指导,减少他们闪婚闪离的随意性。

  大龄农民工找对象难

  调查实录:长子县色头镇赵家庄村李芳,29岁,在深圳一电器设备厂上班,月收入2000多元。在城市已经生活11年,但李芳觉得自己本质上还是个农民。现在,对于“奔三”的她来说,结婚成家成了她的最大烦恼。“在城市里,我这样出身的女孩子其实很难找到心仪的对象。”因为农民的身份,李芳坦诚内心有些自卑:“不过让我回到农村找个对象也不行,没有共同语言和爱好。今后的家在哪里我也不知道,都说落叶归根,可是像我这样的‘女农民工’根在哪里呢?”

  背景链接:这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现象,农民工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往往是城市的边缘人,城市的精彩,离他们还很远。他们在城市里打拼,面对着各种新鲜事物,心理上也发生变化,对未来的生活有全新的期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再循规蹈矩,做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旧式农民,而是渴望在城市中立足,成家立业,与真心相爱的人相依相偎。许多农村女孩子都有“城市梦”,根本不想再回村里,城市带给她们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满足,还有对美满爱情的渴望,甚至上演灰姑娘的童话故事。当然,会有一些城市姑娘跟农村青年恋爱结婚,但毕竟是少数。等农民工真的事业有成了,却错过了结婚的黄金年龄,谈恋爱结婚更是个难题,不少单身大龄青年成为“剩女”“剩男”。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女性的适婚年龄通常比男性短,女性受到的婚姻压力更大。

  记者点评:“各级党委、政府不单要关注菜篮子,也要关注‘被窝子’工程,其中就有农民工的婚姻问题。”在今年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保德县东关镇副镇长韩洁琼语出惊人。婚姻质量会对人生产生很大影响。农民工要提高文化素质,各地工青妇和行业协会应考虑他们的终身大事,引导各类交友网站和婚介机构举办大型专场相亲会,使农民工与比较般配的人相识、相知、相爱,最终牵手步入婚姻殿堂。对那些单身适婚大龄青年,在交友网上免费为他们注册登记征婚,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挡不住诱惑移情别恋

  调查实录:平顺县石窑滩村陈老汉有两个儿子,分别娶妻生子。长子在家务农,其妻到东莞打工,多年都未回家,也很少给家里寄钱。后经打听,得知她早就与临村的一位已婚男子在东莞同居,难舍难分。次子夫妻都是高中生,前几年两人到不同的城市打工,儿子经过辛苦打拼升为经理,与一位漂亮的打工妹同居。二儿媳从普通工人做起,先后升为班长、车间主任和办公室主任,与公司老板频繁吃饭、逛街,后来可想而知。当地人形容是“钱赚了,家散了,孩子不管了”。

  背景链接:城市化过程不仅是建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使农民工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婚姻以爱情为基础,但外出务工青年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视野的开阔,或因两地分居和双方地位的落差,促使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对感情有了新的要求,对婚姻有了别样的认识,传统婚姻基础受到强烈冲击。夫妻一方在外打工,一方在家务农,长期分居,精神和生理上的需要也容易引发感情生变,非法同居。婚外情,不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事情,已成为实实在在危害家庭关系稳定的重要祸根,有的甚至引发了刑事案件。

  记者点评:夫妻相互忠实,婚姻的责任是不可逃避的。农民工对婚姻的期盼很高,但婚姻的基础却比较脆弱,要从道德谴责和法律规范两方面着手来解决问题,应该大力开展伦理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自我约束,自我修正。相关部门应切实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基层调解组织,对农民工的婚姻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调解。

  农民工婚恋话题网言拾零

  农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城市的过客,在一个个城市间来回徘徊。工资少且多有被拖欠的危险,生老病死听天由命,找不到对象的愁苦……近期,互联网上关于农民工婚姻困境的报道精彩纷呈。留言板、论坛、博客、手机短信等为激扬文字提供了广阔平台,大家在这里共抒心声——

  网友“长江后浪”:孔子说“三十而立”,现实却是“三十难立”呀!在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无数适婚年龄的单身农民工,其中大多数人从未结过婚。现代都市的社会压力和生活成本,确实让年轻的农民工身受重负,找不到理想的另一半。

  网友“格桑燃”: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群体的流动形态正发生着变化,过去以就业为目的的农民工 “单枪匹马”式的流动渐渐向“拖家带口”式的定居性流动转变。家庭化移民是目前农民工迁移的总体模式,在太原、运城等农民工聚集地,甚至可以看到整个村子都复制过来的群落,形成一个亚农村社会生活圈子。大家可以找到熟悉因素,彼此间有照应,降低了在城市生活的成本。政府应多提供经济适用房、公屋等“农民工安居房”,帮助他们度过缓冲期。毕竟,夫妻团聚,一家人能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网友“Kevin”: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父母担心儿女错过结婚的黄金年龄,各类婚恋网站和婚介机构中,不乏心情焦灼的父母。许多农民工刚开始也满不在乎,忙于事业,把终身大事耽搁了,成为“钻石王老五”。对那些单身适婚大龄青年,工青妇组织应建立婚恋“绿色通道”,帮助他们告别单身生活。

  网友“下里巴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除了自己,没有人会让你成为奴隶。就像在超市,经济有限就要算好价钱,明确自己最想要、能承担的是什么,然后排好优先次序来获取。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诱惑,理性规划,觅个理想的伴侣。

  网友“百姓的神”:我省应聘用一批农民工“婚姻家庭咨询师”。在西方国家,平均每300个—500个家庭,就有一个“婚姻家庭咨询师”,是一个受人尊敬、发展空间大的职业。我们这一职业则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专业人士对农民工婚姻家庭给予一定的指导,一方面加强婚前心理培训,明确婚姻的性质;另一方面,在离婚登记处设立“离婚劝解室”,该举措可降低30%左右的离婚率。

  网友“黄河夜风”:如今,网络征婚大行其道,已经成为单身男女结识异性、扩大交往圈子的重要途径,农民工可大胆尝试网络征婚。通过网络等渠道相亲、交友活动,结识更多优秀的异性朋友。

  网友 “高山流水”:一些人给“新生代农民工”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有的称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有的认为娇气,不能吃苦耐劳;还有的认为注重享受、胃口高了、心气高了。其实,“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基础较好,视野更加开阔,只要找准人生目标,树立信心,一定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