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成本增加激发紧张气氛 厦假离婚现象再抬头
目前房产市场的两大“动静”再度激发厦门楼市的紧张气氛:一是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二是中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年会上表示《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将于近期出台,届时将明文规定中介不能直接炒房或当“二房东”。在政策越限越紧的情况下,又有一些购房者打起假离婚的主意,甚至连中介也给房客出假离婚的馊主意。
公积金新政“卡住”购房者
“这下完了,买不了房了。”昨天,林先生看到各大报纸发布四部委调控楼市的消息,一下陷入郁闷。林先生说,他2008年在厦门岛外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当时看到价格便宜,就想买来出租,没想到反而成了负担。
原来林先生自己和孩子的户口都在岛内,如今面临孩子上学,在岛内买房成了他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林先生东挪西凑,加上公积金,勉强能凑够第二套房的50%首付,没想到如今公积金不能再用,因为首套房面积超标了。
记者从一些房产中介了解到,尽管四部委住房公积金新政尚未下发至地方政府,厦门如何执行暂无明确说法。但如果按照此次国家四部委出台的《通知》,对厦门影响最大的是: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对象,仅限于现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缴存职工家庭,且贷款用途仅限于购买改善居住条件的普通自住房。
中介竟支招假离婚
按照《通知》的规定,二套房购房成本无疑将再次增加。
陈女士婚前有一套房产,结婚后家庭就有了一套房的记录。为了给孩子上学,陈女士还想买一套房。但按当前的政策,陈女士无力支付高额购房款,公积金可能也不能用。求助看房中介,中介竟然出招说:“何不尝试假离婚?”
陈女士说,她也听说过外地有假离婚的,没想到自己也要假离婚了。实在没办法,离就离吧,孩子上学重要。
记者了解到,房贷新政不断,厦门出台“限购令”,如今又四部委重拳调控,一些购房者打起了假离婚的主意。
业内介绍,以假离婚应对当前收紧的房贷政策,在法律上虽然行得通,但一些银行接触刚离婚的购房者时,通常比较谨慎,特别是那些本身无房产,而离婚前另一方有房产的购房者,很可能无法按首套房放贷。这样,购房者可能出现假离婚“白离”的风险。
【相关链接】
中介不能再当“二房东”
10月30日,中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年会上表示《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将于近期出台,届时将明文规定中介不能直接炒房或当“二房东”。
关于中介成二房东的做法,业界一直对此颇有微词。就在今年7月份,由住建部组织的对京沪穗深等城市房租暴涨原因调查报告出炉。报告称,四城市房租上涨幅度并没有之前媒体报道那么严重。以北京为例,3月—6月份同比上涨幅度超过18%,但是每月环比上涨幅度不到2%。至于房租暴涨原因,住建部已查出幕后推手“房租上涨主要由中介推高”。报告称:“部分中介因为房屋买卖生意下降,从房主处收租房子做‘二房东’,推高房租或劝说房主抬高房租,是主要城市房租上涨的主要因素。”
措施是否见效还看落实
“这些措施能否有效执行,关键在于细节落实和监管,如果这些举措难以落实,就形同虚设,根本不起作用。”厦门资深房产评论人士程凌虚说。
对于中介炒房或当“二房东”的说法,厦门不少房产中介并不认同。都市房仆的总经理徐坤龙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房产中介肯定不会因为房屋不好卖而把重点放在租房上。租房只是给新员工“锻炼”而已。因为租房业务相对简单,目前租房量确实比售房量大,但卖一套房子远比出租多套房子的收益大,所以,中介没有必要炒高租价,一般不会去当“二房东”。厦房置换的罗征宇也介绍,即使有中介包租房子的情况存在,量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