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车站”QQ群友情系孤儿院
9月17日上午,由网名为“幸福车站”的Q友组织的一次特殊活动——到黔江区儿童收养院慰问孤儿。
QQ群友看望收养院孤儿
中秋节快到了,儿童收养院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呢?17日上午10点,记者随“幸福车站”QQ群友一行人带着月饼、牛奶来到黔江区儿童收养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群友来到二楼的儿童活动场。
在儿童活动场,一群年龄不超过1岁的孩子,坐在学步车里。有的吮吸手指头,张大眼睛望着保育阿姨,有的正努力地学习走路,一蹬就是老远。在角落里坐在木马上的孩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孩子是现在是院里最大的一个,从小患脑瘫,他是院长在我们院门口捡到的。”一位保育人员说,“才来的时候都快要死了,4岁时连坐都不行,后来经过治疗,现在可以一个人坐在木马上蹦蹦跳跳了。”
所有孩子都姓“黔”
黔江儿童收养院创建于2002年5月,是全国唯一一所依靠自收自支为弃婴提供养护、医疗、康复、寻家等服务的福利机构。儿童院到目前为止共收养弃婴1103名,长大后有的转院,有的由家庭领养,其中被外国家庭领养的儿童有600余名,现在在院儿童最小3个月,最大的七岁半。
在儿童情况展示栏中,记者发现,这些孩子都有一个相同的姓——黔。“刚创建这所收养院的时候,我把这些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后来从2003年开始,被外国朋友领养的孩子逐渐增多,为了让他们记住自己的家乡,所以就将他们的姓全部改姓黔。” 孙院长说。
希望义工献爱心
“为了给孩子们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离不开保育人员的辛勤努力,然而,现在在院儿童有37人,保育人员仅7人,每天从六点开始孩子们共要吃7次奶粉。一些组织答应给病残婴儿出钱接受治疗,可由于人手不足,只得作罢。”孙院长无奈地说,他希望能够有爱心人士到孤儿院做义工,抱抱孩子们。
11点半,在孩子们“不舍”的眼光中,群友们离开收养院。(见习记者 陈继舫)
9月17日上午,由网名为“幸福车站”的Q友组织的一次特殊活动——到黔江区儿童收养院慰问孤儿。
QQ群友看望收养院孤儿
中秋节快到了,儿童收养院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呢?17日上午10点,记者随“幸福车站”QQ群友一行人带着月饼、牛奶来到黔江区儿童收养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群友来到二楼的儿童活动场。
在儿童活动场,一群年龄不超过1岁的孩子,坐在学步车里。有的吮吸手指头,张大眼睛望着保育阿姨,有的正努力地学习走路,一蹬就是老远。在角落里坐在木马上的孩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孩子是现在是院里最大的一个,从小患脑瘫,他是院长在我们院门口捡到的。”一位保育人员说,“才来的时候都快要死了,4岁时连坐都不行,后来经过治疗,现在可以一个人坐在木马上蹦蹦跳跳了。”
所有孩子都姓“黔”
黔江儿童收养院创建于2002年5月,是全国唯一一所依靠自收自支为弃婴提供养护、医疗、康复、寻家等服务的福利机构。儿童院到目前为止共收养弃婴1103名,长大后有的转院,有的由家庭领养,其中被外国家庭领养的儿童有600余名,现在在院儿童最小3个月,最大的七岁半。
在儿童情况展示栏中,记者发现,这些孩子都有一个相同的姓——黔。“刚创建这所收养院的时候,我把这些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后来从2003年开始,被外国朋友领养的孩子逐渐增多,为了让他们记住自己的家乡,所以就将他们的姓全部改姓黔。” 孙院长说。
希望义工献爱心
“为了给孩子们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离不开保育人员的辛勤努力,然而,现在在院儿童有37人,保育人员仅7人,每天从六点开始孩子们共要吃7次奶粉。一些组织答应给病残婴儿出钱接受治疗,可由于人手不足,只得作罢。”孙院长无奈地说,他希望能够有爱心人士到孤儿院做义工,抱抱孩子们。
11点半,在孩子们“不舍”的眼光中,群友们离开收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