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婚姻新闻 > 正文
红娘眼中各个时代的农村婚恋观
2010-08-24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出身、成分很重要

  “工农兵身份很重要,最好要是工人出身,地主、资本家根本就不考虑。”朱正英说上世纪60年代人们的择偶标准很特别。

  上世纪60年代,农村的青年男女们大多靠媒妁之言,或是父母之命。曾有些人是自由恋爱,但大多是与当地的知青恋爱。

  说到婚礼,朱正英说,当年的婚礼,收和毛主席有关的纪念品,就跟如今收红包一样流行。当时结婚的人基本上都可以收到几本《毛主席语录》。

  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流行结婚照。结婚照上两个人并排站立着,看着更像是两张没有剪开的一寸照。“在农村,结婚照就是穿着新衣服站在一起照张相片。”

  “那时,大家都在挣工分,女方看男方能背能挑,身体好,体力好,能多挣工分就行。”朱正英说那时的红娘最好当。

  “三转一响”

  所谓的“三转一响”,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在农村,有一辆自行车是很不得了的事情,戴手表更是家里过得好的象征,更别说有缝纫机、收音机等。”朱正英说,“如果有‘三转一响’,娶媳妇简直不成问题。”

  “那时,很多女孩选人家都要问到男方家里的电器和摆设。”那时的红娘也容易当,每个月至少能说成一两对。

  在农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上有“三转一响”的家庭。朱正英说那时的农村女孩择友标准是“男方要老实,房子稍微好些,比如是瓦房或是砖房。”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国家开始提倡晚婚和计划生育。在农村已经能见到一些关于“只生一个好”之类的标语。

  “上世纪70年中后期,很多人开始了自由恋爱。恋爱主要靠朋友介绍。”朱正英说,“不过附近大多数的农村男子还是找我介绍。”

  军人情结

  1980年公布了新中国的第二部《婚姻法》,这是中国婚姻史上的一件大事。逐渐地,感情成为婚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世纪80年代末,琼瑶小说风靡中国。爱情被挑开了扭捏的面纱,变得落落大方。

  “那时,参军回家的男子最吃香。”朱正英还记得一位名叫何国祥的男子,“一天有七八个女孩要求上门看人。”

  在农村,“兵哥哥”是热门人选,很多女孩用书信找寻理想对象。而朱正英“有时只是帮传个话,撮合已经恋爱的青年男女。”

  在这个年代,朱正英对自己的“红娘事业”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每年能说成20多对。”

  万元户

  上世纪90年代,万元户和高学历知识分子代替了军人,成为婚恋舞台上的明星。

  “万元户最好,很多女孩都托我介绍有钱的。”朱正英说,“万元户的家是媒婆常去的地方,媒婆们都以能为万元户介绍到新娘为荣。”

  那个时候,红娘的责任除了撮合一对新人外,还要负责新人们的家庭和谐。如果发生吵架等事件,男女双方会找到红娘,请红娘“裁决”。

  “那时才真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朱正英说,“夫妻感情好就不说了,感情不好还怪我这个老太婆做了坏事。”

  因此,那时的朱正英在说媒时,除了家庭条件外,首先要了解男女双方的性格。“但性格了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一般介绍男女双方认识后,要等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有结果。”朱正英说,“那时,每年大约能成10对吧。”

  有房有车

  “有房有车”是不少未婚女青年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房子代表遮风挡雨的归属,车子代表代步的工具。

  新世纪到来,朱正英的“红线”牵起来难度大了一些。

  “女孩不愁嫁,男孩很焦急。”朱正英说,“以前还不明显,现在大多都是男方到我家里请我帮介绍对象。”

  “要有房有车,有工作,家庭条件是首选。”朱正英说很多农村女孩还要求男方在县城或是在乡镇上有房子或铺面。

  婚房从普遍的两室一厅升级为三室两厅,外带装修、名牌家电。结婚喜宴价格飙升。

  “婚礼越来越体面,日子越来越好过。”朱正英的红娘事业却越来越艰难,“每年能成一两对就不错了。”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