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婚姻新闻 > 正文
在西班牙离婚后居留怎么办?
2009-07-13作者:未知来源:离婚法律网

   读者问:我在两年前和一名西班牙人结了婚,因此也得到了西班牙的居留。之后,我又把在中国的女儿申请来到了西班牙。现在,因为夫妻感情不和,分居已经好几个月了,以后肯定要离婚。但是我有几个担心的问题:

  1.我和女儿拿的都是家庭居留,离婚后,我们的居留是不是就作废了?我们怎么才能拿到合法居留?

  2.我和丈夫共同生活期间买了房子和其他共同财产,但也欠下了很多债务。离婚后是不是也要一起偿还这些债务?

  郑老师答:你与西班牙人结婚,得到的应该是欧共体国家公民家属居留(Permiso de Residencia Regimen Comunitario),有效期是5年。按外国人法规定,你的婚姻情况变化后,就无权再持有欧盟公民家属居留了,而且应当在6个月内通知警方,更改居留。因为如果你不在规定期限内通知警方,六个月后,警方可以废除你的居留。所以应该在离婚前先获得工作。由于持欧盟公民家属居留的人,可以工作,你现在就应当到一个企业工作,并开始上保险。然后,等离婚后,到所在地区(省)劳工部申请更换一般的外国人工作许可(可以得到的是两年有效期的许可,没有工种、地区限制)。这样你就独立了,也合法了。至于你的女儿,如果她是你们共同的孩子,则不用变动。父母离婚了,她和父亲的关系不变。但是,如果她是你和你的前夫的孩子,则在你得到普通外国人工作许可后,再办理孩子的家庭居留,此时需要孩子的出生公证,建立孩子和你的依附关系。以后她的居留就跟你了。

  至于第二的问题,由于你们夫妻的经济是夫妻共有制。凡是婚后所置的财产,和所欠下的债务,都应该由双方承担。离婚时,双方的财产平分为二,各人一半。债务也一人一半。具体如何处理,可以通过协商。比如你们有共同购买的一套住房,可以商定由谁继续住用。剩下的买房的贷款如何分配来支付。如果你们还有其他债务,在金额上计算一下,也以平分的办法来分担。

  在此,把夫妻间财产、债务等问题详细地介绍给各位读者。

  1. 哪些属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从领取结婚证起,到一方死亡或离婚时止。下列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不明确的夫妻共同所有。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一方对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的处分,需征得配偶的同意。

  2.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

  所谓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因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因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四)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欠的债务;

  (五)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六)因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

  (七)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的财产清偿。夫妻举债需事先协商一致,并立下书面协议。一方单独举债,事后配偶一方没有追认的,应视为夫妻一方债务。

  3.哪些属于个人债务?

  (一)夫妻双方约定的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二)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关系的亲朋所负的债务;[Page]

  (三)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立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四)男女各自婚前所负的债务,但已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由于共同债务是为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所以,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如果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共同债务时,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余下债务在确定偿还责任时,应当考虑双方实际偿还能力的大小。能力强的,应当适当多承担,能力弱的,可适当少承担。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