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婚礼“喜单”让他们选择离婚
她姓黄,今年21岁;他姓蔡,今年25岁。两个月前,他们一起领了红本本,3日上午,女孩在母亲的陪伴下,再次走进鲤城区婚姻登记处,这回来办的是离婚证。
女孩很青涩的样子,眼睛有点红肿,看见朱大姐办公室里的两名男子,她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默默地坐在一边。男方戴了副眼镜,很斯文,几乎没开口说话,只是示意一旁的高个朋友帮忙操办。
“没什么财产可以分的,他们婚礼都还没来得及办呢!只有之前送的一点首饰。”高个朋友对朱大姐说。女孩的母亲从包里掏出个小纸袋,里面装着两枚金戒指,递给对方。“我们很干脆的,是你们的,我们都会还。”
“好像还有吧?”男方瞥了一眼女孩脖子上的一条细项链。女孩马上涨红了脸,让母亲帮忙把项链脱下来,连同手腕上的一个小玉镯还给男方。签好了离婚协议,朱大姐让他们去交钱。男方和高个朋友拿着单据出去了,没几秒钟,高个朋友回来了,递过一张发票。“手续费加上照相费一共61元,一人一半,31块!”大伙都愣了,女孩的妈妈马上掏出一张百元纸币。人走了以后,女孩的母亲直摇头,女孩直叹气。
走到这一步,女孩的母亲说,都是因嫁妆而起。前段时间,女方家要办嫁妆,男方给了三张“喜单”。第一张是金银首饰,送大舅的戒指要几钱重的,送公公婆婆的戒指要几钱……第二张是家具家电,沙发要买1.8万元以上的,洗衣机要滚筒的,电视机要四十几英寸的……第三张喜单上写的是一辆海南马自达轿车。就是这几张喜单,女孩开始对男方心存芥蒂,没多久,男方又因为1万元的糖果钱和女孩的家人起了争执,这让女孩彻底看透了。
“唉!这事要怪就怪我!”临走时,女孩的母亲还在自责。其实,男方还是女孩的母亲相中的,女孩本是不同意,是母亲觉得男方斯文、老实,一直从中撮合。
主持人感言
结婚是找一个可以相伴一生的人,不是找张可以刷不完的银行卡。从一开始就斤斤计较的婚姻,早点看透反倒是幸事,谁有心力去和一个人计较一辈子?
□一周婚姻观察
“先上车后补票”
不少新人有此想法
这周,我在丰泽区婚姻登记处碰见一个来咨询的年轻人,他是被女朋友“逼”着登记结婚的。他说,自己想等有了宝宝后再领证。和不少新人聊过发现,这种想法并不是个别人才有。
不少去登记的新人表示,其实自己并不是很急于进“围城”,只是碍于父母或家庭的原因。他们大都认为,结婚证只不过是个形式,重要的是双方身心的交融。双方的关系趋于稳定,自然会考虑要宝宝,这时才是步入婚姻殿堂的最佳时机。
不过,在决定“先上车后补票”之前,大伙不妨认真考虑清楚,可别到时才发现自己搭错车,想要下车,却没了回头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