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随母姓 夫妻俩离婚
盼几年总算盼来个大胖小子,夫妻二人却为儿子的姓氏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孩子随母姓,但夫妻俩也离了婚。昨天,南岸区法院承办法官表示,孩子可以随父姓、也可随母姓,姓名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
儿子没随父姓
汪成林和杨梅在1999年结婚,就一直想要个孩子,但杨就是不怀孕。经过多方诊治,杨在2005年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但没过多久,夫妻二人就因为孩子的姓氏闹起了矛盾。
承办法官介绍,杨觉得自己能够生下这个宝贝儿子很不容易,就想让儿子随她姓杨,并在娘家人的一片支持和丈夫的激烈反对之下,她为儿子取名杨柳。汪表示,妻子一家人不尊重他,儿子不姓汪,不但让他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连在家人面前也无法交代。儿子出生不到半年,汪就离开妻儿,外出独居。
夫妻坚决离婚
尽管妻子把汪劝回了家,但汪还是解不开心中的疙瘩。很快,夫妻俩第二次分居。今年4月,杨梅起诉要求离婚,并要儿子的抚养权。
承办法官称,这对夫妇的主要矛盾是儿子的姓氏,双方互不相让,杨梅甚至还搬出了新婚姻法关于孩子姓氏的法律条文,证明儿子可以随她姓。庭审时,法官试图调解,但二人均表示“没有和好的可能,坚决要求离婚”。
在无法调解和好的情况下,法院准许二人离婚。
姓氏只是代号
承办法官表示,目前为孩子姓氏而闹离婚的案件不多见。现行婚姻法规定,孩子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另一位法官称,她有好几位朋友,孩子都是随母亲姓,这些家庭成员之间相处都很融洽,并没有为姓氏问题发生过矛盾。她认为,在乎孩子姓氏的人属于思想保守、传统观念很重的人,有传宗接代的观念。其实,姓氏、姓名都只是一个代号而已。(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