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大 两度打离婚
日前,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第二次提起诉讼的离婚案件,主审法官注重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分析和疏导,成功地使一对感情出现严重危机的夫妻破镜重圆,重归于好。
原告赵某曾于半年前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后被判决不准离婚。今年1月,赵某再次提起诉讼,要求与其妻王某离婚。在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赵某与王某系大学同学,两人相恋六年后结成夫妻,有较好的感情基础,两人均拥有高学历,在事业上也均是颇为成功的白领。在庭审中,当问及提起离婚的原因时,赵某说得比较抽象,只言性格不合,加之王某去年去北京培训半年,导致两人感情日渐生疏,无法再共同生活。而王某称两人感情一直很好,从未发生过争吵,至今仍住在一起,双方均无外遇,且与双方父母关系都很融洽。对王某所说,赵某未持反对意见。当承办法官询问赵某最后意见时,赵某虽称坚持离婚,但目光游移,语气犹疑。
对这样一起二次诉讼的离婚案件,如果光是就案办案的话,一判了之并无不可,但承办法官认为应当挖掘深层次原因,不能简单地判决了事。开庭后,承办法官将赵某留下谈话,询问其是否另有隐衷或心理问题。沉默良久后,赵某称,自从王某赴北京培训后,由于缺乏交流,加之工作压力很大,从而导致内心郁闷,渴望寻找一个出口。现在王某虽然培训回来了,但他仍然希望有一个独处的空间,因此提起离婚诉讼。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婚姻危机的根源原来是心理问题。承办法官在冷静分析后,向赵某指出,意欲通过离婚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无疑是个错误的选择,离婚绝对不是解决心理症结的良药,反而会加剧心理负担,所以其应该直面问题,与妻子多沟通,从而使自己回归正常的心态。赵某听后,有所醒悟,决定再考虑考虑。承办法官随后又将这一情况告知王某,王某答应及时与赵某沟通,共同克服心理问题,用温情唤回爱情。此后,承办法官又多次与赵某联系,在交谈中发觉赵某明显开朗起来了。
近日,赵某来到法院,表示已与妻子和好如初,他的脸上也一扫往日的阴郁,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