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宗无尘
在垦利县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结案统计表上,杜海军每年的调解率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更引人注目的是:10年来,在杜海军所调解结案的1927件民商事案件中,34%为涉案人数多、案情复杂的案件。杜海军常说:“法官不仅仅是执法者,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护驾者,涉案当事人越多,案情越复杂,就越该注重他的社会效果”。
方法一:调解优点明示法
在每一起案件受理后,在送达诉讼文书的同时,杜海军都会附送一张“判决与调解对比表”,强调调解灵活性强、期限短、案结事了等特点,引导当事人积极的调解态度。
2006年2月,胜利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在垦利镇七村施工时,不慎将村里一电线杆碰倒,该村村民30余人阻碍施工长达2个月,经多方协调无效后,该公司诉至法院,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工期延误一天就会给企业造成数万元的损失,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及时快捷处理纠纷,杜海军及时找到该村村委会,“你们阻止油田施工,将给他们造成的损失,要比你们可能获得的赔偿要高得多,在这样下去,你们不但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反而要赔偿他们的损失!”,通过分析利弊、明确责任,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原告先行施工、及时核实村里的损失并由被告予以赔偿的调解协议。至此,这起恶性阻碍油田施工案在短短2天的时间就得以解决。
拿到调解书时当事人感激地说:“看到了判决和调解对比表,我们双方就一直在为达成调解协议努力,真是感谢杜法官肯费心,要不我们的官司还不知拖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了结”。
方法二:便民服务亲近法
一杯开水、一句问候,是杜海军对每一位来打官司的当事人的第一个交流。每当听到这些,当事人的眼中充满了感激,面部表情变得柔和,因纠纷而激愤的内心得到了安慰,潜意识里对法官的那层隔阂也悄然开封,接下来的工作便变得得心应手了。在审理王老汉诉张老汉侵占宅基地一案时,张老汉一到法庭便情绪激动:“你们法院是人民法院,还是王某的法院啊?他吃了我家救济多少年了,就因为我没给他打招呼房子朝他那边多盖了几公分就告我了?你们凭什么向着他给我送传票啊?” “大叔,您先歇歇,坐下来喝口水,我们慢慢谈!”,杜海军一脸微笑将一杯水送到了张老汉的面前,张老汉愣了愣,接过水杯坐下了。当得知老人还要去买小麦种子时,杜海军利用个人关系帮他联系到了货源。再次坐下来时,老人的心情平静了很多,细细道来张王两家的恩恩怨怨,这起纠纷自然也是在平和中落幕。
方法三:为民情怀感化法
杜海军是农民的儿子,他那种超于常人的百姓情结让他常常有一种不达调解誓不罢休的坚持。2006年3月21日上午,陕西省凤翔县农民韩杰、赵梗虎经过三天的长途奔波,不远千里来到垦利县人民法院,将一面印有“公正无私 执法为民”的锦旗送到杜海军的手中,感谢他考虑到两个未成年原告在涉诉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痛失双亲、因为官司耽误学业而加大调解力度,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依法裁决为他们讨回了11万元的补偿费!“杜法官去找被告调解时,人家都质问他是不是东营的法官,怎么胳膊肘往外拐,为了我们的案子,他前前后后到被告处去了不下20趟,最后把被告都感动了!我们人生地不熟的,他这么为我们老百姓办事,我哥哥嫂子能安息了!”赵梗虎声音哽咽着说。“这面锦旗是我76岁的老母亲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她嘱咐我一定要送给杜法官,感谢他为我两个外甥讨回公道!”,韩杰红着眼圈说。这面锦旗是杜海军、也是垦利县人民法院收到的第一面外省当事人送来的锦旗。
方法四:换位思考法
“不要鄙视当事人法律上的无知,如果他深谙法律,坐在审判席上的有可能是他。”这是杜海军常说的话,也反映出了他换位思考的工作理念和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的工作作风。10年来,正是这换位思考的作风,形成了他调解中的“换位思考法”。在民一庭当审判员时,他主审了林某诉丈夫袁某在其去日本打工期间与他人同居而要求离婚的案件。庭审时,袁某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要求平分林某从日本带回来的五万元劳务费。杜海军单独给袁某做调解工作:“你有姐妹吗?如果你的姐妹的丈夫用妻子的血汗钱找个第三者代替履行夫妻同居义务,你会赞成吗?你知道夫妻有同居的义务,知不知道也有相互忠实的义务?……”几个回合下来,袁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该案以袁某无条件与林某离婚而调解结案。
方法五:既定事实促成法
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做好诉讼保全、证据保全等工作,稳定既有事实,让当事人知道,摆在眼前的法律事实是不能通过判决而变的,从而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是杜海军的又一个法宝。
2005年初,万达集团在与新疆的六个公司业务往来中,因对方恶意逃债,360多万元货款迟迟难以追回。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10月8日,万达集团向垦利县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尽快追回货款。案件受理后,主审法官杜海军带领办案人员立即赶赴新疆进行保全,为了避免被告知情转移存款,他们采取先保全后送达的方式,6天内跑遍了乌鲁木齐、库尔勒、克拉玛依三地与被告有业务往来的大部分银行,成功冻结被告资金400余万元。为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1月2日,原告与六被告达成调解协议。受到了万达集团职工的高度评价,说他是“企业发展的护航者”,并向垦利县委为法院发出请功函, 2005年12月18日,垦利县县委书记陈泽浦对垦利县人民法院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法院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值得表扬”。
方法六:“判例”引导法
杜海军在对调解失败的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许多农村当事人受“法院的判决是依据法律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观念的影响,认为调解是对自身权利的放弃,判决书比调解书的效力高,这种倾向性经常导致调解工作陷入困顿。于是,他将近年来的全院各类已生效民事判决书汇编成册,在调解过程中,找出同类案件已生效的判决书供给当事人参考,并就相关法律规定和判决根据予以分析阐明,让当事人心中有数,从而促使其在合理范围内达成调解协议。2005年初,胜坨镇路家村13户村民因土地承包纠纷起诉该村村委会,作为一名资深的民事法官,他深知,承包案件判决结案当事人却拖延履行同法官拖延诉讼一样都会延误农时给当事人造成损失,为了不误农时,尽快彻底平诉止息,杜海军从双方争议的焦点出发,找出以往的案情相同的案件的判决书供当事人参考,并告知其由于判决后败诉方的抵触情绪,案件事隔一年还在执行阶段。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于是双方当事人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进行调解。通过整整三天的调解协商,13起案件全部当庭调解结案。这一做法,不但大大提高了调解率,也降低了调解书的主动履行率。2005以来,杜海军调解结案的案件主动履行率高达80%,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Page]
正如音乐的最高境界是人琴合一一样,杜海军的调解六法融入了他的法律信仰、为民情怀和理性思考,通过调解,奏响了一曲曲融法于情、寓情于理的和谐乐章。正如他所言:“调解只是手段,当事人满意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