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婚姻新闻 > 正文
为贷款假离婚真买房 险些赔了夫人又“折”房
2012-10-23作者:未知来源:九江新闻网-九江晨报

  短短2个月,27岁的小毛(化名)将结婚、离婚、复婚做了一个全套,这趟过山车一般高低起伏的60天让他惊魂不定,检点身边,一些东西差点失去,而当初追求的仍然遥不可及。

  为贷款假离婚 差点弄假成真

  本来今年应该是小毛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按照原计划,今年他要买房子娶老婆,作为一个将近30岁的男人,这无疑是他成家立业的好开始。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因为一笔没有偿还的钱,他不能买房;因为一笔不良信用记录,他差点失去婚姻。

  一切的开始都很美妙。小两口看中了一套小户型,当然仅凭小毛的积蓄是不能够一次性付清房款的,这就需要贷款。“前脚刚签完购房合同,后脚就发现他有不良信用记录,根本不能贷款。”中介李先生摇着头说,“这是我今年开年的第一单生意,真是运气不好。”原来小毛在读大学的时候,享受了助学贷款,但是因为工作后工资一直不高,所以这笔学费一直没有偿还,本来小毛还抱着侥幸心理,但是当他需要向银行贷款时,他才发现这件事情成为他买房的死结。

  事情是死的,人是活的。小毛想买房,中介想做单,最后李先生提出了一个“办法”,“假离婚,离婚后以他老婆的名义买房。”因为不良记录是小毛的,如果夫妻二人离婚,这个不良记录对小毛的妻子没有任何影响,这时以妻子名义贷款,贷款下来后两人再复婚。“这一套流程在我们这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去年我们就做了好几单。”

  经过考虑,小毛夫妻真的把离婚手续办了。“不离婚就不能贷款,不贷款就不能买房,而且买不成房子,他还需要付一万元的违约金。”对于小毛夫妻来讲,一万元不是小数目,而且二人正当新婚,“感情很好,根本不担心会不会弄假成真。”

  正当小毛觉得没有问题,一切都将迎刃而解的时候,新的麻烦来了。“他老丈人不肯做担保。”两人离婚买房的事情被老丈人知道了,立刻火冒三丈。妻子虽然没有不良记录,但是因为收入低,贷款必须要有担保人,而老丈人则成为唯一选择。可是老爷子在了解小毛一直没有偿还助学贷款后,认为连这个钱都不还的人,根本没有责任心,既然已经打了离婚证,干脆就真的分手。

  这下小毛傻了眼。原本是“假”离婚,真买房,可这样一来,别说房子了,连老婆都要失去了。几经恳求,老丈人都不为所动,最后是妻子发现怀孕了,才解了小两口的燃眉之急。小毛立刻拉着老婆复了婚,也乖乖地付了买房违约金,“老丈人死活不肯做担保人,最后还是没能买成房子。”

  这出企图以离婚来解决贷款的闹剧最后就这样落寞收场,“我们一般不会劝人离婚,但是很多时候离婚是解决贷款问题的唯一途径。”

  假离婚有看得见的“好处”更藏着看不见的风险

  虽然这样说,但是许多人仍然对所谓的“假离婚真买房”持谨慎态度。中介李先生表示,曾经有一位客户看中了一套房子,也是因为贷款问题考虑离婚,但是这位客户的父母则表示宁肯没有房子住,也不能随便离婚。最终这个意向被搁置,房子也没有买成。

  而李女士则是吃了“假离婚”的亏。“哪有什么假离婚,民政局得盖章子,哪有假的?!”在九龙街上的一家中介公司,李女士亮出一本离婚证。一旁的中介业务员解释道,因为今年银行政策发生变化,只有离婚时间达到3个月才能准许办理贷款,因此李女士虽然赶着办理了离婚手续,但是却对马上就要办理的贷款没有任何帮助。“我真是白搞了(离婚),这还不是借钱全款买下来啊!”

  一位熊姓二手房中介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自2010年房产新政实施后,假离婚的买房人就陆续出现了。“这样做,他们不仅可以贷款,更可以减少首付,还能少缴税。”据了解,家庭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款为60%,而契税则是第一套住房的2~4倍。

  某银行相关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套面积在90平米一下,价格为60万元的房屋计算,如果是首套房,商贷首付30%是18万元,契税是总房款的1个点6千。而如果是二套房,商贷首付60%是36万元,契税是总房款的4个点2.4万。

  那么为了贷款,为了省钱有多少人会选择离婚呢?“其实还是不多的,不过今年我这里这有三四例。”西一路的一家房产中介这样说,“不过这样做风险好大的。”另一家名为“中瑞”的房产中介则表示,这样做的是有,但是现在难度比较大,“因为需要一定的离婚期限,银行对这些都比较了解了”。但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办理房贷只是看证件、手续等是否齐全,是真离婚还是假离婚,法律上都只能以离婚手续辨别,“我们总不能说因为人家离婚就不给贷款,也不可能追踪看事后人家是否复婚。”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就算知道了是假离婚也会贷款,因为“目前的行情是房子不好卖,而银行只有贷款出去了才有钱赚,要是都不贷款,银行怎么弄?”

  不仅有“假离婚”还有更假的“离婚判决书”

  因为有这样的假离婚存在,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也有察觉。“我们确实发现现在离婚之后很快又复婚的多了,至于什么原因我们并不清楚。”

  工作人员表示,《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所以不管是真离婚还是假离婚,或者他们为了某种目的去离婚,他们都无权干涉,“问都不好问,这种事怎么问啊?”所以只要是双方自愿、手续齐全,工作人员都要依法办理。但确实有一些人有说有笑地走进婚姻登记处,填离婚表格时,两人还商量着该怎么填。拿到离婚证后,两本证都由一人保管。事实上,那些真正离婚的,两人基本不说话,拿到离婚证一人一本,怎么会放在一起?“大多数是70年代的人,80后的也有。”

  这个说法与大多数中介的说法一致,因为买房的主力目前还是40岁左右的人居多。但虽说是“假离婚”,但手续办了,这个行为就是有效的。

  律师汪志刚认为,从法律角度很难阻止假离婚行为。他说,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他们的离婚行为都是有效的,法律也没有禁止性规定。即使发现是假离婚,最多规劝,而无法拒办或给予行政处罚。不过,他提醒,万一夫妻一方离婚后不肯复婚,弄假成真,那将会导致矛盾产生,比如将会涉及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孩子的抚育与探视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假离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如果说所谓“假离婚”风险太大,那么为了贷款,市场上还出现了假的离婚判决书。因为所谓的“假离婚”其实是真离婚,存有风险。但是一份真正的假判决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法院的判决书能起离婚证一样的效力,而且上面的判决日期想怎么填就怎么填。”知情者樊女士这样说。她介绍,这种判决书当然是假的,市面上许多兜售假证的商贩很早就推出了这样的业务,“离婚无非两种,协议的和判决的,协议的就要离婚证,判决的判决书就可以。”有些夫妻因为有婚内财产,如果打离婚证又担心产生变故,于是这种伪造的判决书就应运而生,当然这种行为比“假离婚”还要离谱,汪律师表示,假离婚并不违法,但是使用假判决书造成什么后果,都要依法承担。情节严重的,构成伪造公务文书罪。

  记者 陈沽玥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