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婚姻新闻 > 正文
小夫妻吵架屡引恶性事件 把脉年轻人婚姻问题
2011-07-05作者:未知来源:解放日报

  前天,闵行区发生一出家庭惨剧:家住莲花南路春申景城的一对小夫妻发生争执,丈夫朱某将10个月大的儿子从14楼抛下,孩子当场身亡。事发后朱某一度割腕自杀,后被送往医院抢救,目前已无生命危险。这对“80后”小夫妻结婚没几年,朱某今年29岁,是一家大型国企的员工,妻子汪某比他小1岁,目前在银行工作,家境优越。

  记者昨天获悉,警方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一旦死因确认,朱某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东方财富通手机炒股软件 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会后悔

  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 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夫妻双双跳楼、产妇抱子跳楼,到这次丈夫高空抛儿,小夫妻吵架屡屡引发恶性事件。为此,记者昨天采访了几位婚姻家庭问题方面的专业人士,请他们为年轻人的婚姻问题“搭搭脉”。

  “离婚劝和工作室”:

  小夫妻吵架很激烈,但也容易劝和

  听说这个悲剧,普陀区民政局“离婚劝和工作室”负责人黄锦英倒并不意外。因为在她看来,如今的年轻夫妻动不动就为琐事吵架,吵起架来“千奇百怪”,她这位“50后”的老民政干部匪夷所思。

  据了解,去年上海30岁以下办理结婚登记的有17.1万余人,办理离婚的有1.7万余人。而“离婚劝和工作室”接待的“离婚边缘夫妇”中,“80后”小夫妻超过30%。黄锦英分析,与一些上了年纪、矛盾积累很深的夫妻相比,年轻夫妻间的矛盾都因生活琐事而起,比如一方不做家务、不愿意迁就对方生活习惯、在孩子教育问题中意见不一致等。

  “小夫妻吵架,最忌‘情绪化’导致事态恶化。”黄锦英说,曾有一对小夫妻,因为婚后生活习惯不合而吵架,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每次吵完架就“离家出走”分头回娘家。父母总是帮着自己的孩子数落对方缺点,两人吵架总是说“我妈说你不好”、“我父母让我和你离婚”,一来二去,矛盾很快升级。还有一对小夫妻,每次吵架都扔东西,不是把碗碟往地上扔,就是把生活用品甚至把百元大钞往楼下撒,不但折腾了小家庭,也让邻居深受其扰;还有一对则走向“冷暴力”极端,因为对双方生活习惯不满,夫妇俩平时一人呆一间房,几乎不说话,即使面对面也用手机短信“说话”,夫妻关系越来越冷漠。

  “一些小夫妻吵架闹离婚,压根不顾孩子的感受。”在黄锦英看来,“80后”小夫妻很容易谈到离婚,即使有了孩子也不例外。许多夫妻双方都拥有高学历、高收入,自尊心都很强、责任心却不足。“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最大,希望你们多为年幼的孩子着想……”面对工作人员这样的劝解,小夫妻们总是理由十足。有的认为“常常吵架的家庭更加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有的为了孩子每月的抚养费“讨价还价”。

  然而,小夫妻吵架虽然激烈,却比中老年夫妇容易“劝回来”。近两年来,“离婚劝和工作室”对于小夫妻的劝和率超过60%。在工作人员看来,这些年轻人之间并非缺少感情,只是容易冲动、感情用事,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就很容易酿成悲剧。

  法院民庭法官:

  小夫妻闹矛盾,最忌家长插一脚

  记者从静安、长宁、闵行等法院民庭获悉,近年来,“80后”小夫妻打离婚官司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主要是为了争财产或是争夺孩子抚养权,而夫妻双方闹矛盾,最忌讳双方父母“插一脚”。

  白领小丽将丈夫张先生告上法庭,要求他尽快从家里搬走,且婚后财产多归女方所有。虽然原告是小丽,但这场官司的真正“推手”却是小丽的父母。由于张先生暂时没能力买房,小夫妻俩暂时住在女方家里,小丽父母对女婿颇多挑剔,没过多久双方就翻脸,小丽父母“下令”女儿离婚。

  法官告诉记者,这类离婚案中常会发生“闹剧”,旁听席上的七大姑、八大姨坐了一大片,原被告还没开口,“两大阵营”已开骂,互相数落对方孩子的不是。法官说:“最揪心的是,小夫妻感情并没有真的破裂,却迫于双方家庭的压力而离婚。”

  对此,一名心理咨询师分析,年轻夫妇的家庭观念来源于各自原生家庭,他们对另一半的要求往往以各自父母为原型,配偶和父母间的差异很容易引发夫妻矛盾。对于从小被当成掌上明珠的独生子女来说,与另一半磨合本来就不容易,再加上父母的掺和,日子更难过下去;小夫妻之间产生矛盾时,往往又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如果父母解决矛盾的方式不当,效果适得其反。

  心理咨询师:

  “小夫妻吵架公约”值得提倡

  “80后”小夫妻如何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对此,一些年轻人开始自己想办法。

  记者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份流传甚广的“小夫妻吵架公约”,屡经转载的同时,其中内容也被不断修改完善。目前看到的最新版本里有着10条“戒律”,包括:吵架不当着父母、亲戚、邻居的面,在公共场所给对方面子;双方要互相检讨,认识到错误并道歉后由男方主动提出带女方出去散心;吵架时男方不准挂电话,女方如果挂了电话,男方必须在1分钟内打给女方,每次吵架女方挂电话次数不大于5次……

  尽管这些约定在长辈们看来“很小儿科”,但许多小夫妻却觉得十分受用。白领张先生和倪小姐甚至在婚礼上当着全场嘉宾读出这份“公约”。他们觉得,谈恋爱期间每次吵架都是由小事而起,常常因为双方不肯让步而越闹越僵,这类规定挂电话次数、规定男方要先让步等“做法”能让他们控制事态发展。此外,他们还互赠对方一件礼物作为“免死金牌”,不管吵架多么严重,只要出示这张“金牌”,对方就要无条件原谅自己,当然,“免死金牌”每年只能动用一次。

  心理咨询师对这样的做法表示赞同。专业人士认为,年轻人之间这些带着温情的约定,比规定谁买房子、谁还贷款更能巩固双方感情。夫妻之间除了立下一些“温馨约定”之外,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吵架五忌”:一忌离家出走,二忌老说“离婚”,三忌揭对方的短,四忌没完没了“翻老账”,五忌当着孩子面争吵。“良好的婚姻,光有感情基础还不够,更需要夫妻双方从点滴做起用心呵护,不夸张地说,这也是一门艺术。”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