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超六成男性遭遇过家庭冷暴力
《2011年沈阳人婚姻报告》由辽宁省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与本报联合推出
家庭暴力一直是婚姻生活中的大忌,近年来家庭暴力呈现出一种新趋势——冷暴力,它就像一股暗流,时常会使家庭的幸福之舟触礁。
《2011年沈阳人婚姻报告》显示,有45%的年轻夫妻在吵架后选择持续冷战,不说话、不关心、不理睬,有时甚至长达一个月。专家分析,这是典型的冷暴力,在年轻夫妻中尤为突出。
此外,报告还显示,在700余份的男性调查问卷中,约有两成沈阳男性表示在家庭中遭遇过家庭暴力(指谩骂、动手殴打),有超过65%的男性称遭遇过家庭冷暴力(指不说话、不关心、不理睬)。
年轻人吵架
爱用冷暴力
沈阳年轻的夫妻吵架后,45%的人选择持续冷战。夫妻间常用“三不政策”——不说话、不理睬、不关心,即使说话也常是嘲笑、语言折磨。
最近,一项针对全国家庭暴力现状的社会调查表明,在发生矛盾的家庭中88%会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的现象。70%以上的家庭都有过或正处于不同程度的冷暴力,且冷暴力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受过良好教育且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家庭,以年轻人居多。
婚姻家庭咨询师艾英文分析其中原因:
原因1:处于婚姻磨合期
年轻人由于新组成家庭,由于多是独生子女受父母宠爱多一些,对婚姻的现实问题准备不足,对婚姻的期望值高等,磨合期矛盾也多。吵架之后,一些人虽然想道歉,但因更注重自我感受,一直不肯主动道歉,夫妻间容易陷入冷战的漩涡中。
原因2:高学历人士更注重面子
对于文化程度都较高的夫妻来说,“躯体暴力”呈下降趋势,是因为他们更注重面子,但语言、心理、精神、经济以及“性惩罚”等方面的“冷暴力”在明显增加,心理和精神伤害更大。
两成男性遭遇过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中受害方大多数是女性,但现在沈阳约有两成的男性也遭遇过谩骂、毁物打人等家庭暴力。
一项数据显示,在沈阳所有的家庭暴力投诉中,女性投诉者占了八成,另外两成是男性,家庭暴力的形式出现了一些新苗头,男性遭遇家庭暴力有增多迹象。
婚姻家庭咨询师黎洪福分析其中原因:
原因1:女性经济地位高于男性
传统的观念是男性要挣钱养家,但现在很多女性收入远远高于男性,女性占据家庭主导地位。夫妻间一旦有矛盾,女性更容易以经济问题吵架,最后升级为家庭暴力。
原因2:感情基础不牢固
现在夫妻结合是多元化的,闪婚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感情基础的牢固程度。感情基础不算牢固时,夫妻吵架容易升级为谩骂、厮打。此外,还有一些女性长得高大强悍,男性矮小瘦弱,女性更容易对男性大打出手。
婚姻家庭咨询师任秀红支招:夫妻间出现短时间的“冷战”非常多见,不需要太紧张,但一旦超过半个月就需要引起注意。因为这种逃避心态或者报复心理一旦持续时间过长,持有这种心态的一方很容易习惯这种状态。特别提醒的是,在家庭冷暴力中,施暴的一方时间久了容易形成抑郁、焦虑等情绪。
如果出现了冷暴力倾向,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大吵大闹,你要保持冷静。如果两人已处在冷暴力中,作为妻子或者丈夫可以主动通过握手、拥抱等方式拉近距离,真心交谈,消除误会。
近日,在接受家庭暴力问题的调查时,一些夫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妻子:期待丈夫能来个拥抱
陈女士(31岁,婚龄4年):我们有过吵架约定,吵架冷战不能超过24小时,必须就事论事,而且我觉得不管怎样,作为男人应该主动道歉。
潘女士(45岁,婚龄16年):夫妻间吵架最好不要当着父母、朋友的面,这样容易让事件扩大和升级,而且不好收场。
王女士(33岁,婚龄3年):要是我吵架,必须分个胜负,有些事不能太让着。其实丈夫有时不需要说什么,走过来来一个拥抱,什么事儿就都过去了。
丈夫:讨厌妻子吵架就回娘家
高先生(33岁,婚龄3年):有的时候妻子要求太高,忍不了了肯定吵,希望妻子多宽容,男人不容易。
张先生(29岁,婚龄1年):吵架的时候真生气,但过后一想,人家是爱你的,要不然谁和你吵啊。
苏先生(31岁,婚龄5年):我看书上说,最容易引起吵架的时间是早上出门上班的前4分钟,还有下班回到家的4分钟,都是我们身心疲惫的时间。
马先生(35岁,婚龄4年):我最讨厌一吵架她就回娘家。
案例实录 只要回家晚肯定遭家庭暴力
33岁的王先生声称自己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结婚五年了,只要不按时回家,或者晚上有应酬没及时告诉妻子,回家后肯定遭遇妻子的谩骂。
如果他顶几句嘴,可能还会遭到妻子的打人摔东西。
王先生说,有一次自己和同事去唱歌,结果妻子追到KTV,在包房内挨个把同事骂个遍,后来干脆把东西扔了一地走了。王先生说妻子脾气不好,但其他各方面都不错,所以他还不想离婚。
婚姻家庭咨询师张秀敏:夫妻间首先要彼此信任,要加强自身修养,有事多交流。一旦发生争吵,要避免事件升级,多体谅对方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