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婚姻新闻 > 正文
离婚代表玉碎还是瓦全
2011-05-09作者:未知来源:中国网综合

  离婚,是个沉重的话题。不要轻易说爱,也不要轻易不爱;不要轻易说结婚,也不要轻易离婚。

  博客上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离婚了,谁为孩子的守望买单?》,文中有这样一段:“他走了,把孩子留给了欣。孩子很爱自己的爸爸,每天的最大愿望就是看到爸爸,让爸爸带她去兜风。刚开始,伟光还感到心存内疚,总是在礼拜天从幼儿园把孩子接走。而今,他和新太太又有了孩子,这个女儿也被冷落了千秋。孩子每天就跪在窗台边,遥望着爸爸来时的方向,手捧着小脸,眼里噙满守望的泪水……不知道今世红尘里有多少个期盼的等待,人生的路口不知道还有多少的悲欢离合。谁能告诉他或她,婚姻是对还是错,就这样分分合合的走下去,谁来关爱他们的心理健康,谁来为父母离异后的孩子找一个不再守望的理由?”这段话让人感慨万分,多少离异后的孩子成为“问题孩子”?学术界研究子女离婚适应之泰斗——华勒丝汀 (Wallerstein) 博士根据三十年的追踪研究,清楚地指出离婚的确会对子女身心发展带来影响深远的伤害。

  然而婚姻学界还有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离婚并不一定会给子女身心带来永久性的伤害。哈瑟林顿 (Hetherington)博士研究了将近二千五百名的离婚子女,发现对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的子女而言,父母离婚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永久性的伤害;绝大多数的子女在父母离婚两年后,都开始慢慢适应。对某些子女而言,与其让他们留在父母经常冲突、充满赤焰烽火的家中,还不如让他们在单亲的爱中成长,心理发展会更健全些。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许多美国儿童一样,同样是父母在他还是孩童时离异的。但是他却在仅仅当选国会参议员四年后,就剑指白宫,他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离异后对其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他的母亲给了他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他的亲身父亲离异后经常会书信中给他指引前进的方向,鼓励他树立自发图强,追求种族平等的理想。父母离异后,他一直跟母亲和外祖父母生活,除了母亲在最困难时也不忘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外,他的父亲也一直在给予他不断进步的动力,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为此他写的第一本书就是《我的父亲》。可见,离异后的父母同样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当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怎样处理才能使伤害减少到最小的程度呢?该玉碎还是瓦全?

  很多研究者对此作了有关研究。Dr. Booth与Dr. Amato历时十五年,在全美追踪了四百七十一位个案的研究认为离婚发生在“高冲突婚姻”(有家庭暴力或争执白热化的婚姻)时,对子女可以有“两害权其轻”的好处。如果生活在这样的婚姻中,对家庭成员的任何一方都是没有好处的,离婚其实是明智的选择。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孩子,他说他父母关系不好,整天就是吵架。妈妈的口头禅还是“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跟他离婚了。”孩子说每次听到这句话时,总是希望他们能离婚,看他们吵架时仇人的样子,即使和好后,那种场景依然会印刻在自己心里挥之不去。妈妈总是唠叨爸爸这不好那不好,甚至让孩子自己感觉恨自己的爸爸,恨男人,对男人也极度的不相信了。其实孩子是很聪明的,父母到底是否相爱他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别真以为为了孩子不离婚就是真正的好事。父母是否离婚不是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父母的心态和教育。王刚和陈方圆离婚时对孩子说“爸爸是好爸爸,妈妈是好妈妈,但我们不是好夫妻,我们离婚了,对你的爱是不变的”。不知孩子在听了这样的话以后,是不是可以抚慰一下心中的伤痕。

  而美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离婚是“不该离而离”的婚姻,因为这些夫妻并非水火不容,只是彼此厌烦,不再有爱的感觉。这些“低冲突婚姻”是值得全力挽救的。因为不管夫妻在法律上是否离了婚,他们彼此不和总会对子女将来的婚姻、家庭、与亲子关系造成影响,如果父母能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女努力去抢救这个婚姻,子女们可以从父母的榜样学到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生功课:“婚姻或家庭关系是会碰到困难的,但是只要双方有诚心,愿意努力学习,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这是父母可以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样的孩子,好像打过预防针,将来他们在人生碰到亲密关系的问题时,免疫力会比较强。

  每对夫妻都是怀着“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的美好愿望走到一起的,但生长在不同环境的两个人,无论心理如何默契,都难免会有冲突。可以说我们大部分人是抱着一种神圣的心情走进婚姻的,这是一种很纯洁的契约。没有一个人不渴望把这种神圣的感觉长存于心并延续下去。这是一种好的思想准备。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来自于两个家庭的男女组合在一起,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

  然而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做好面对问题来临的准备,当然就更没想着如何去解决问题了。很多家庭的失败,绝不是因为不相爱,恰恰相反,他们有很好的相爱基础,却不能很好的相处。恋爱中的相爱是一种激情的流露,而相处却是真实平淡生活的演绎。有研究发现,婚姻中有两个容易离婚的高危险期。夫妻如何携手经历坎坷之路,一起面对婚姻的低谷?

  第一个高危险期是在婚龄(结婚年数)平均5.2年左右的时期,所以俗话所说的“七年之痒”也并非全无道理。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指出,一般人在初婚时婚姻满足程度都相当高,但大多数人在第一个孩子出生三个月之后,满足程度就慢慢降下来了。这可能是因为出现了三角关系。爱情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自己永远在爱人心中居首位,但孩子一出生就像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此时,在对方心目中到底谁最重要,就变成一个问题了。(注∶连自己亲生子女都可能造成夫妻间的问题,可以想像婚者把非亲生子女带入婚姻中所造成的挑战有多大了。)加上孩子一出生,两人从来没做过父母,平顺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令双方都手忙脚乱,压力剧增。在这个时期,很多丈夫会觉得太太把全副心思都放到孩子身上,不但没顾到他的需要,还把他排除在外。而太太却觉得自己突然必须要同时照顾一老一少两个小孩,觉得压力好大。所以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夫妻潜意识中这些微妙又复杂的心理互动,以免造成婚姻危机。

  第二个高危险期则在结婚年数平均16.4年左右的时期。此时人生进入下半场,也正好是一个人面临“中年危机”之际。一般人到了这“人生球赛”的半场之时,或多或少会开始反省,替自己人生的上半场打打分数,看看目前的方向是不是自己想一辈子继续走下去的路。大多数东方男性在人生上半场中专注在事业上,一到了这时期,在外冲刺得身心俱疲,为了寻求更高的意义与幸福感,一般都会开始‘将心归家’,希望与自己的妻子、儿女建立较亲密一点的关系。而许多东方女性正好相反,开始充实自我,想向外施展,贡献自己的才华。

  然而,几乎所有关于婚姻满足度的实证研究都一致指出,大多数人的婚姻满足度自新婚时期开始(有些研究说是从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两三月开始)就一路下跌,而在此中年危机时跌到谷底;然而有些夫妻在子女离家之后婚姻满足度开始回升,但也有许多夫妻的感情却一劫不复,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婚姻在16.4年时正面临人生中各种巨大的压力∶一面孩子们正进入青少年期,在家里爱唱反调,争取独立,兴风作浪;一面父母开始年老,需要用许多时间、精力去照顾。若此时又面临工作升迁无望,或甚至因经济不景气,公司正改组裁员之时,在家夫妻除了孩子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话题外就相对无言。这些问题通通凑起来,夫妻关系的危机就变得很大。

  不知如何处理两人的差异与冲突,是造成婚龄5.2年时第一个离婚危机的主因。夫妻平日不知如何培育感情,而在16.4年时形同陌路,是导致第二个离婚高危险期的主因。了解了这个,也许你们就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采用适当的措施让婚姻之帆继续航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