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小伙为利闪婚 终尝苦果成“倦”属
南昌新闻网讯 结婚本是件高兴的事,可一旦和利益挂钩那必定不能尽善尽美。这不,去年,源于传言村小组将按人头分配土地及店面,进贤县民和镇云桥村刘家村小组20多名小伙突击结婚,其中甚至有正在读书的高中生。孰不知,一年后,因为当时是突击结婚,感情基础不牢,不少新人感情出现了问题,而那些尚未达到结婚年龄的小伙只摆了酒席,结果不符合条件,分地分店面成了泡影。
反映 20余小伙扎堆“闪婚”
进贤县民和镇是进贤县城中心,而刘家村小组紧挨着县城,全村共有700多名村民。近来,随着县城的不断拓展,刘家村也在开发范围之中。
昨日,刘家村小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2009年12月份,村小组很是热闹,今天你家儿子结婚,明天我家侄子成亲,短短一个月内,20多个小伙子闪电结婚。其中,有结婚正当时的,也有还在读高中,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就辍学回家摆喜酒的,也有千里迢迢特意赶回来结婚的。
结婚一年新人愁眉苦脸
“本来大家都以为没什么,这可能是个巧合,奇怪的是一年后,不少新人互相吵架,不仅是新郎和新娘吵,也有儿子和父亲吵的。”该村民说:“我们大家都懵了,开始以为是因为没到法定结婚年龄打不了结婚证,孩子上不了户口而烦恼,可后来我们问其中几对到底是不是因为小孩上不了户口而忧心,他们竟表示小孩迟早可以上户口,并不担心,但为什么烦恼,他们谁也不肯说。”
调查 传言有店面分认识一月就结婚
25日12时许,记者来到该村,走进一栋两层楼的房子内,村民介绍这里住着一对去年年底结婚的新人。记者看到,屋内一个女子正在哄孩子睡觉。随后,该女子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但坚持不让记者拍照。
原来,女子叫小燕(化名),和男友小强(化名)认识一个月便结婚,结婚前,小强和她都在外地打工,突然有一天,小强要她回家结婚,并告诉她只要结了婚就可分到一间店面,他家一共三口人,如果加上小燕的话,可分到四间店面。于是,这才有了后来的“闪婚”。
“店面分到了吗?”记者问道。“没有,到现在一点音信都没有,小强现在又出去打工了,听公公说当时听错了,事实不是这样的。”小燕小声地说道。
8个在校学生突击结婚
接着,记者走访了几个去年突击结婚的新人,得到的答案令人震惊,当时结婚的竟然有8人还是在校学生。
该村一位刘姓老人对记者吐露了实情:原来,去年有传闻,村里要搞安置,当时村小组决定“按人头分店面”,于是不少村民打起了“小算盘”,让尚未达到结婚年龄的孩子“结婚”,在他们眼里,只要摆了喜酒,就算结了婚。
“谁知道,按人头算没错,但要结婚证、户口簿、即成婚姻事实三项符合才能算上人头数。”刘先生叹道:“村民跟风匆忙为孩子操办婚事,埋下了不小的隐患,有几个男孩还在读高中,听到传闻后匆忙结婚,然后外出打工,而现在感情出现了问题,闹着要离婚。”
说法
镇长:如何分村里自行决定
就此事,昨日,记者采访了进贤县民和镇镇长宋可跃。宋可跃表示,刘家村小组开发确有其事,按照国家政策给刘家村村民分配了两宗地用于安置,平均每个失地村民能够分到约40平米的发展用地和12平方米的店面,但具体交由各个村自行分配,分配方式和条件也由各村小组通过开会与村民商讨决定。
村支书:仍按既定方案分配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民和镇云桥村村支书刘振华。刘振华表示,云桥村下辖7个村小组,就剩下刘家村小组还没有完成分配,原因就是当时村民错误地理解了分配条件。
“村委会将具体分配方式交由村小组决定,各村小组选出村民代表,共同商讨分配方案。刘家村小组分配的条件是98%的村民开会同意的,人头须结婚证、户口簿、即成婚姻事实三项符合才能算数。”刘振华说,先前为多分地结婚的人现在硬要多分,说他家确实娶了媳妇,不管有没有证件,都必须算一个指标。此外,部分村民认为嫁出去的女儿也应该分地分店面。“上述种种矛盾导致店面与土地至今没有分下去,不过,最终可能还是按照先前制定的方案分土地、店面。”(记者 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