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法院人民陪审员隔空调解离婚案
11月18日,俗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亲。但如果夫妻双方水火不容、分居两地,这样的婚姻也很难维持。 浙江德清法院的专职人民陪审员冯伟平通过电话调解,并邮寄协议签字,使一对恩怨夫妻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友好分手。
张某(男)和李某(女)是同村的村民,因双方父母彼此比较了解,希望能成为亲家,因此极力撮合并促成了这场婚姻。
事实上,张某和李某并不十分喜欢对方,加之双方的性格不合,所以在婚后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争吵不休。期间张某因多次看到妻子坐别的男人的车下班,便心生怀疑,认为妻子出轨在外面有了第三者,但又苦于没有证据,于是经常对妻子冷嘲热讽,最后甚至到了动手的地步。李某不堪忍受便回了娘家,张某也一气之下到外地去做生意,几年未归。
面对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李某终于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德清法院乾元法庭庭长吴玉峰在接到这起案件后,决定委托庭里专门聘用的人民陪审员冯伟平进行调解。冯伟平立即通过电话联系了一直在外地的张某。张某承认双方已经没有任何的夫妻感情,但他认为妻子是因为有了第三者所以才提出离婚,心生不平,为了不让她的"阴谋"得逞,所以坚决不同意离婚。
冯伟平向李某及双方的父母了解情况后,发现这只是个双方因为缺乏沟通所产生的一个误会,李某并没有外遇。
通过悉心的解释,耐心的劝说,电话那端的张某心情逐淅平和,也认识到结束这场没有感情的婚姻、放手去寻找彼此的幸福是最好的结局,于是最终同意与李某离婚,并谈好了财产的分割方案。但由于张某在外地生意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回来签离婚协议。冯伟平灵机一动,决定通过邮寄的方式,将调解协议寄给张某签字,使分处两地的当事人办好的离婚手续,成功办结了案件。
事后,张某表示,其实他也早有离婚的意思,只是夫妻两人见面就吵,现在多年的误会消除了,所以对冯伟平这位"老娘舅"耐心细致的工作表示非常感谢。
据了解,2008年,针对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善于处理民间纠纷的特点,德清法院乾元法庭聘请了冯伟平这名社区工作人员作为专职陪审员,专门为其设立工作室,将离婚、抚养、赡养等婚姻家庭类案件和其他简单的民事案件委托其进行庭前调解,使陪审员的调解职能进一步得到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