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推房价涨”到“无房不成婚”
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讲到房地产的需求时,任志强提到了结婚和离婚的因素。“从结婚登记的户数看,现在一年已超过1150万对,这就导致一大批年轻人要买房,不然丈母娘不答应,离婚对数也在不断提高,去年达到了300多万对,一离婚一人得有一套房子,也是需求。”
都说房价是丈母娘推动上涨的,虽说标题很雷人,但也不无道理。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生动的案例,而大部分的丈母娘,无一例外都是来自乡下或城市低下阶层。也许她们自己经历的窘迫与困苦,不想自己的女儿再去承受自己曾经的痛苦,但在这种近乎自私初衷推动下,房价蹭蹭的往上涨。现代真的无房不成婚吗?六成城市女性认为结婚先得有房,如果男朋友没有房子,那么结婚则“免谈”。短短数年,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上个世纪70年代,男女见面女方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当过兵吗?;而80年代,这个问题则衍变为你是个诗人吗?90年代则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能当官赚钱吗;而进入到新世纪的头10年,刚见面劈头盖脸的一句话就是:“请问你有房子吗?”
毫不夸张的讲,随着房价的高涨,结婚成为人一生中最沉重的负担,“无房不成婚”的观点日渐根深蒂固。没有房子,婚期只能一次次的延后,房子成了婚姻的入场券。80后,是一个悲剧的集体:艰难的考上中学之后,升中学不用考试改派位了;痛苦的考上大学之后,学校开始扩招了;好不容易熬到毕业,就业形势开始恶化了;历经艰难险阻好不容易上岗了,发现工资被平均了;费劲攒了几个万准备买房,房价又TM上涨了。也许我们得扪心自问:是不是自己太不会赚钱了,但有一点大家应该是有共识的,并不是每个人能在血腥无情的竞争后取得最终的成功,王石只有一个。
而结婚的客观物质基础——“婚房”,这座拥有华丽外表的爱情城堡着实成了广大年轻人的“爱情壁垒”,更成了不少男士不能承受之痛。中国的很多事情现在就是蹊跷,就是和全世界、全人类的文明背着来,就是见怪不怪、久在其中不闻其臭。对于中国超过一半的女性集体性冷淡、集体不再相信爱情、婚姻且集体钟情、爱恋房子,就是说,对中国女性集体性事冷淡而房事亢奋这件事情。这是和谐盛世下的一种悲哀。
其实进一步深挖原因,中国女性如此看重、崇尚房子,其实是出于一种严重的不安全感——你今天没有房子,可能永远都没有了;你今天没有好日子,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了;你今天不暴富,可能永远都是穷人了。事实上,从终极的意义上说,这样的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也是荒唐的。但在我们生存的现实社会里,劣币驱逐良币、无耻替代高尚、笑贫不笑娼正是时下再不过的事情,所以站不住脚、荒唐的东西反而在这个社会疯狂滋生狂长,谁给了无耻下流生存的土壤。这种土壤不仅让房事猖獗,而且还培养了更多的社会“神话”。除了房子成为大众的财富抽血机器之外,还有更多对百姓直接的、间接的赤裸裸、肆无忌惮的掠夺,譬如石化双雄、中移动、银行业等的无耻垄断、杀人般的劫掠。
当你住在一座透支未来二十年之财富、且是建立在没有所有权土地上的房子里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是解脱?还是进入了新一轮的惆怅?一间天赋人权的房子,成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获得精神、心灵以及物质救赎的一束最后的救命稻草。要死要活,生命的全部赌注,就押在这一间房子上了。如此说来,被物欲劫掠、笼罩、全盘占据内心、精神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是非常可怜、非常值得同情的。她们对房子的渴望,与其说是空虚的精神与畸形的物欲追求使然,莫如说是残酷的生活前堵后追的威逼。
不得不说,有那么一部分丈母娘虽然积累了几十年的生活智慧,但她们就和自己“稚嫩”的女儿一样,头发长,见识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