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监狱的离婚同意书
近日,阆中市河溪法庭真情连线千里之外的某监狱,妥善判决了一起涉及服刑人员的离婚案,双方当事人连声向法官致谢。其中曲折,还得从21年前说起……
养父母撮合儿女姻缘
何丽娜与张旗自小被阆中市河溪镇张氏夫妇收养,一家人日子过得其乐融融。1989年,何丽娜与张旗两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张氏夫妇见两人青梅竹马,有感情基础,便做主为两人张罗婚事。而何丽娜与张旗一直视对方为兄妹,但又不忍辜负养父母的热心及恩情,只得应了这门亲事。这段源于恩情的姻缘,为以后的纠葛埋下了伏笔……
一时赌气铤而走险
婚后,夫妻二人虽谈不上爱情,但自小有的依赖与亲情,倒也使夫妻俩相敬如宾,直到两年后有了可爱的儿子。到了儿子上学年龄,夫妇俩开始为儿子的教育吵架,何丽娜埋怨张旗无能力养家。
2002年,张旗只身去广州打工。2007年,张旗所在的工地老板因债务逃得不见踪影,何丽娜在家又不慎摔断小腿。接二连三的打击,对本就困难的家庭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夫妻间一次又一次的争吵,促使张旗铤而走险做起了爆炸物买卖。
狱内收到离婚起诉书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08年1月,张旗因涉嫌非法买卖爆炸物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发财梦顷刻破灭。何丽娜独自承担起了抚养老人及教育孩子的重任。她到处做小工、糊纸盒、编竹椅……仍入不敷出。转眼到了儿子上大学,高昂的学费却让何丽娜望而却步。正在她一筹莫展时,一个叫王贵的男子走进了她的生活,王贵在场镇上开了个副食店,家境殷实人也厚道。
张旗入狱后,王贵了解到何丽娜的处境,一心想给她更好的生活,便展开了热烈追求。何丽娜对王贵也渐渐有了好感,于2009年底起诉与张旗离婚。
法官真情感动当事人
接到案子后,承办法官召开了案情分析会,决定将“亲情”作为调解的突破点。法官分成两个工作组,一组联系张旗服刑的山西省某监狱,了解到张旗的情绪稳定后,才邮寄民事起诉状副本等应诉材料,并多次与狱警联系,共同做张旗的疏导工作。另一组来到张旗家中,与张旗的养父母促膝谈心,说服老人做养子的思想工作。养父母打电话说服张旗,张旗对离婚只字不提,调解工作陷入僵局。
此时,法官将视线转到张旗的孩子及何丽娜身上。自张旗入狱后,何丽娜担心此事影响儿子的前途,一直不准孩子与张旗联系。法官做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何丽娜在愧疚中醒悟,主动打电话给张旗,第一次对多年来的婚姻生活说出了内心想法。孩子也接过话筒,哽咽地说道:“爸爸,王叔对我们都很好,你永远都是我的爸爸,我等你出来,好好孝顺你。”
张旗在电话那端已是泣不成声,承办法官抓住时机做起了他的思想工作,告诉他已联系村委会解决他养父母的低保,并买了几本职业技能方面的书籍寄过去,希望他认真学习、安心服刑。最终张旗被法官的真诚所感动,连声向法官致谢……(文中人物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