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花2.2亿元聘请4.8万普查员
“核心是查准总人口,难点在于流动人口,问题在于人户分离,疑虑在于超生人口。”
———市统计局局长吕琦元
南都讯 记者严铧 不少超生的市民都担心,在人口普查中如实告知会因超生而招致罚款,但这回可以放心了。在昨天召开的东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动员大会中,东莞市副市长成洪波强调,为了保证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根据国家要求,人口普查中获取的个人资料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市统计局局长吕琦元在会上坦言,有个别镇街不重视普查工作,“有些领导甚至不放在心上”。
普查登记11月1日起
据市统计局局长吕琦元介绍,本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分为今年11月1日零时,在此之前,市镇两级将进行制订普查方案、选调和培训普查员、搜集相关资料等准备工作。人口普查登记将从今年11月1日起到11月10日结束,登记工作将由4.8万名普查员按照逐户逐人查点询问、当场填报、当面核对的方式进行登记。此后将用一年时间,对普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应用。
吕琦元表示,本次人口普查的经费开支大,“从试点情况看,聘用一位普查员平均每月需支付1500元报酬,以我市从社会聘用4.8万名‘两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最少工作3个月计算,这块就要支付补贴约2.2亿元”。
填表人口或超800万
据了解,本次普查增加了对居住中国大陆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的调查项目。根据市统计局的初步测算,东莞届时填表登记的人口将可能超过800万人,全市常住人口约690万人,分别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多100余万人和50余万人。
此外,本次普查更是突出了住房的生活质量调查,增加社会保障和收入来源等项目,“充分体现了注重民生的理念”。但调查项目的增加也会导致一些新难题的出现。吕琦元说:“现在社会公众非常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存在较强的防范心理,不愿透露自己的职业、婚姻、住房等信息,调查配合度越来越低,人口普查的难度越来越大。”
除了公众因为隐私问题而影响普查质量之外,一些市民对超生罚款的担心也可能导致普查数据的不真实。吕琦元也坦言:“核心是查准总人口,难点在于流动人口,问题在于人户分离,疑虑在于超生人口。”对此,成洪波在讲话中强调,为了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根据国家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外的目的”。
南都记者了解到,日前国家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方案中也提到,普查信息不能作为超生处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