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一对农民“父子”十八年如一日抚养一个弃婴的故事
你如果观看了本周一晚9时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讲述》节目,一定会对这一期播放的题为《谜样的深情》的故事短片印象深刻。深刻之处不仅仅因为故事发生我们的身边———兰溪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或许更被这个充满爱意的特殊家庭的故事所感动。
其实早在2007年11月21日,本报就曾对这个家庭的故事做过报道。时隔三年后,记者再次走进兰溪市赤溪街道王铁店行政村胡浩峰自然村,采访了这个特殊家庭的三位家庭成员———女孩徐晓仙和她的爷爷徐和根、爸爸胡金良。
在那幢破旧的老房子里,三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一家人,将这些年的辛酸与幸福娓娓道来。看得出来,他们唇齿相依,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割舍不了这个家。徐晓仙对于爷爷和爸爸给予她十八年如一日的爱,更是心存感恩。
父子俩拾到一个女婴
徐和根原是上华街道马鞍徐村村民,父母早亡,家里有兄弟七人,他是长子,把几个弟弟抚养成人后,自己的年纪也拖大了,一直独身至今。
胡金良是胡浩峰村人,同样出身贫困家庭,他小时候就没了母亲,父亲又在他17岁那年因病去世了。从此,胡金良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后来到兰溪的一家企业里打工。徐和根和胡金良的父亲生前有一些交情。之后,徐和根来到胡金良家中,每日烧饭给他吃,替他管管家。胡金良感动之余,认了徐和根做干爹,此后两人就生活在一起。那还是1988年的事情,徐和根43岁,胡金良只有26岁。
胡金良在企业里经常要上夜晚,十分辛苦。徐和根就让他辞了厂里的工作,一起来到兰溪城里,以卖菜为生。
1992年的某个清晨,徐和根正要将一盆洗脸水倒在兰溪出租房前时,发现墙脚边放着一只篮子,走近一看,篮子里是一个女婴。徐和根连忙把胡金良叫了过来。那么小的一个婴儿,在徐和根和胡金良眼前哇哇地哭了起来,看得两个男人既怜悯又喜欢。于是他们决定将她收养下来,取名徐晓仙,小名咪咪。
两个没有结过婚的大男人将一个婴儿抱回家抚养,谈何容易?徐和根和胡金良白天要去卖菜,于是把咪咪交给隔壁一位老太太托管,半天付给她6元的费用。两人卖菜回到家已是晚上,于是又将咪咪抱回家来带。渐渐地,孩子被他们越带越亲。
徐和根和胡金良带大咪咪,真是含辛茹苦。咪咪8个月大的时候,发高烧发到40多度,两人连夜将她抱到医院就诊,结果烧一直都退不下来。无奈之下,徐和根和胡金良把她抱回家,用了多日的土方子才将她医好。
小的时候,面对徐和根和胡金良,咪咪都是一口一声“爸爸”。两个爸爸带着一个孩子在城里做生意实在不方便,于是他们商量,回家务农,这样也可以更好地照顾咪咪。既然把她抱养回家了,就要对她负责到底。
胡金良为了女儿决心独身
咪咪在两个男人给予的爱中渐渐长大。
咪咪上小学后,她懵懵懂懂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这个时候,两个“爸爸”在她口中已变成了“爷爷”和“爸爸”。其他的孩子都有爸爸和妈妈,而她只有爷爷和爸爸,但她还是觉得很幸福。因为爷爷每次都会把家里最好吃的饭菜留给她吃,每天放学,爸爸都会骑着自行车一路欢快地将她带回家。
他们虽然居住在一间破旧的老房子里,但是这个家充满着爱。咪咪生活在这个家庭,是幸福、快乐的。
有一次,媒人给忠厚老实的胡金良说媒。此时的胡金良已三十多岁,他也希望娶个媳妇,过上完整的家庭生活。胡金良开玩笑地征求咪咪的意见:“咪咪,爸爸给你找个妈妈好不好?”小咪咪早已耳闻后妈对孩子凶狠无比的例子,哭嚷着说:“我不要你找妈妈,你找妈妈我就去另一个家。”胡金良听了,觉得不能委屈了女儿,就回绝了这门亲事。
咪咪长到十二岁时,人长高了许多,也懂事了许多。她看着爸爸为了这个家每天那么忙碌、疲惫,至今仍是孑然一人,就劝爸爸讨个老婆。
有一天,咪咪来到了胡金良面前,诡秘地笑了笑。“爸,你好讨一个老婆了。”胡金良没想到原先反对他成家的咪咪,此时竟然鼓动他告别单身。当时37岁的胡金良摇摇头,对她说:“爸爸都这么大年纪了,不想结婚了,只想把你抚养长大。”咪咪说:“年纪大并没有关系,你现在结婚,老来好有个伴嘛!”胡金良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你只要认真读书,我就欣慰了。
胡金良终究没为咪咪找一个妈妈回家。可是咪咪还是时常会想象自己的亲妈妈到底是什么模样?有一次,语文老师以“妈妈”为题让同学们写一篇作文。妈妈,这个字眼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咪咪于是写了一篇《想象中的妈妈》。有时清晨梳头时,她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看得发愣,心想:妈妈,她和我长得像吗?
他们将爱倾注在女孩身上
让徐和根和胡金良引以自豪的是,咪咪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徐和根虽然身体不好,但还可以靠养家禽补贴一些家用。胡金良在厂里打工,每月只有一千多元的工资。但他们觉得,只要能让咪咪上好学,再辛苦都值得。
在咪咪的记忆里,爸爸为了她向来都是“慷慨大方”的。初一那年,老师建议同学们最好是买一部复读机用于提高学习。咪咪心想家里比较困难,所以认为这台复读机可买可不买。可是胡金良知道后,一定要带着她去买。到了售货店,有20多元、50多元、100多元的三款。当年家里300多只鸭子无故死亡,亏本了,那是家里最困难的时期。于是咪咪让胡金良买最便宜的那一款。可是胡金良坚决地给她买了最贵的那一款。咪咪初中升高中时,胡金良鼓励她好好考试,对她说:“只要你考得上,再苦我也会帮你把学费交掉。”父爱常常令咪咪感动。
去年,咪咪考进了兰三中。但是为了给咪咪交学费,胡金良家造房子的计划搁浅了。
咪咪如今已满十八周岁,下学期她就要读高二了。现在,咪咪的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前十名左右。她明白,报答爷爷和爸爸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读书,对他们孝顺。小的时候,咪咪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看到爸爸是一头浓密乌黑的头发;而现在,她坐在爸爸的电动车后面,发现爸爸的头发中掺杂着许多白发。那一刻,她为爸爸心疼。而让咪咪心疼的还有爷爷,爷爷因为下肢静脉曲张,行动不便。于是咪咪在家的时候会把家务揽过来———烧饭、洗衣服她样样会做。可是爷爷每每见她干活,总是不肯,让她把时间放在学习上。咪咪“不听话”,执意要干这些活。她知道,爷爷年纪大了,爸爸在厂里当一名工人是多么辛苦。自己回到家,能帮忙做什么就做一些。
咪咪的愿望是努力读书,考上大学,将来再找一份好的工作,然后给家里盖一幢崭新、漂亮的房子,让爷爷和爸爸的生活过得好一些。徐和根同记者讲起抚养咪咪长大的点点滴滴,不禁老泪纵横。徐和根说:“我们没有白养她,咪咪是个有良心的好孩子。”
采访当天,放暑假的咪咪早早就把晚饭做好了,一家人在温暖的灯光下幸福地享用。徐和根和胡金良不时地给咪咪夹菜。或许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家才变得更加完整,更有像一个家的样子。他们之间谁也离不开谁。
咪咪虽不如其他同学家境优越,也享受不到物质的东西,但是这个家给了她极大的自由与幸福感。甚至有时,当她听到那些城里的同学被父母管束得很严厉时,她还有几分“优越感”!咪咪何尝不是幸福的?她曾被无情地遗弃在世间,最后反而得到两个“父亲”十八年如一日倾注的爱。这不是上苍对她最好的眷顾吗?生命并无贫贱富贵之分,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