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婚恋观推高蜗婚率
以前结婚,不仅讲究门当户对,还需要媒婆的牵线搭桥,双方父母的点头认可,一对年轻人才能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成为夫妻。如今,除了《乡村爱情》中,谢大脚扮演着媒婆的角色,在都市生活中,早已是两情相悦,与旁人无关的事情了。但当闪婚、毕婚、裸婚……越来越多针对80后的婚姻产生的名词出现时,80后的婚姻观也成了继高房价后,推高蜗婚率的罪魁祸首之一。
毕婚、闪婚、蜗婚……
新奇婚姻观层出不穷
转眼间,从前人们认为“一直长不大”的80后,最大的已经要迈入三十大关,有关婚姻,早已从梦想中的传说步入进残酷的现实。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成家,时髦说辞也跟着层出不穷,在主流婚恋观之外,除了“蜗婚”,还有“毕婚”、“闪婚”、“试婚”、“逼婚”、“不婚”等现象在80后中流行。
不少80后打破了“先立业后成家”的传统观念,纷纷“前脚跨出校门,后脚迈入家庭”成了“毕婚族”,引起社会热议,赞成的人表示选择何时结婚,和谁结婚是个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这种选择本身无可厚非。也有人认为,婚姻不是儿戏,即便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刚从象牙塔里出来,就进入了婚姻的殿堂,世间曲折辛酸都还没有尝试过,如何能承担得起组建家庭的重任?
3秒钟可以爱上一个人;5分钟可以谈一场恋爱;7小时就可以确定终身伴侣……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就连恋爱婚姻的程序也可以变得更简单快捷。“闪婚”者盲目而快速地寻求感情上的慰藉,使得婚恋过程就像吃快餐一样,饱了就行,营养的事就顾不得了。在80后眼里,“日久生情”早已沦为陈词滥调,对于希望结婚的人来说,当然是谈恋爱时间越短越划算。
俗话说:婚姻好比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结了婚,一纸就定论了,要除去婚姻关系还得离婚,80后说试婚之后如果不合适可以反悔。纵观80后的婚恋观,不婚主义也在盛行,这一群人或为了自由,或为了享受爱情,抑或是无人合适宁缺毋滥。享受爱情——“我单身,但不独身;我有伴侣,但是不结婚。”这种状态已成为一些时尚人士之选。“我们有确定的关系,享受浪漫的爱情,可是结婚后就不一定有这么美好的生活了。”婚姻就是一张纸,不要这张纸,爱情美丽的光芒不会褪色。
有人说,“80后”婚姻现状令人担忧,传统的家庭关系将受到破坏;也有人说,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人们的婚恋观念也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婚姻也在寻求自己的“活法”,而80后则是更能听从自己声音的一代。
婚姻不是儿戏别光凭感觉走
说起80后的婚姻观,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80后对待感情不认真,结婚更是草率,不懂得责任二字的含义,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他们更缺乏家庭的包容心,导致闪婚闪离情况的高涨。虽然许多80后对于这些评论很不服气,但从他们的离婚率上看,似乎也验证了这些说法。据统计,2009年离婚人数中80后占了30%,成为了离婚主力军。
采访中记者留意到,对于很多人难以启齿的“离婚”二字,80后说起来不仅自然,频率也很高,在他们的婚姻观中,“相爱就在一起,不爱了就分开”是很自然和正常的事情,敢爱敢恨成为他们的爱情宣言,如此一来,在心血来潮下,任何绊脚石都不能阻碍他们踏进婚姻的殿堂,但随之人们听到的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感慨声。
“80后对感情看得轻了。”的确,相对于思想较保守的60后和70后,80后不仅思想开放,接触的人与事更加复杂,尤其是在高房价、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对于这些还带着稚嫩面孔,还被称为“孩子”的80后,生存已经变得困难,而当爱和面包的取舍也成为选择时,婚姻加在他们单薄的肩膀上,也只能用“不爱就分开”,这种不再从一而终,看似洒脱的做法来跟爱情说“拜拜”了。
但告别婚姻容易,告别婚姻中的“共同”“共有”却难。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80后的年轻夫妻离婚理由只因为一个拌嘴,离婚变的轻巧,但离婚后两人的财力物力无法支撑各自的生活,随之而来的蜗婚率也就增高了。
“80后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婚姻观。”采访中心理学家柳先生表示,虽然现在结婚只要拿上户口本去民政部门领个结婚证这样简单,但婚姻并不如此简单,针对目前80后闪婚闪离现象的严重,80后应该在结婚之前审视自己是否真的要结婚,是否能承担婚后的生活,是否能包容对方的对与错,不妨事先考虑一下,这场婚姻能够持续多久,一年、两年,还是一辈子。在柳先生看来,蜗婚生活并不提倡,这是一种不尊重婚姻的表现,对双方离异后再寻找的配偶也不尊重,更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此外蜗婚也会导致财产纠纷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