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涉外婚姻洋媳妇比例增多 夫妻年龄差距缩小
记者从省涉外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获悉,最近几年来,江苏省涉外婚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婚姻当事人中,男方为外籍,女方为江苏籍的“外男苏女”搭配比例在降低,越来越多的洋姑娘愿意嫁给江苏小伙子;原先的“速配”式婚姻比例也在降低;夫妻的年龄差距在缩小,学历在提高。江苏省涉外婚姻正朝着以感情为基础的健康方向发展。
和日本人美国人结婚的最多
去年,省涉外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共办理涉外结婚登记1653对。这些洋女婿、洋媳妇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丹麦等,其中日本和美国最多,分别占14.3%、6.8%。
江苏籍新人的分布中,苏州和南京人最多,分别占19.2%、15.2%,其余各市分布相对均衡。
洋媳妇比例逐渐提高
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涉外婚姻的主要搭配形式是“外男苏女”,也就是外籍男性娶江苏女性的多,这种配对比例过去一直在95%左右。近几年,“外女苏男”的比例逐渐提高。去年,江苏小伙子与洋姑娘办理结婚登记共183对,占登记总数的11.1%。
不少洋媳妇都表示:江苏小伙子勤劳聪明,给人安全感。中心负责人认为,随着江苏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洋姑娘愿与江苏小伙子结为夫妻。
夫妻年龄差距越来越小
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涉外婚姻“老夫少妻”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常能看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挽着一个中年男人甚至白发老人来登记。而现在,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
据统计,10年前,我省涉外婚姻双方年龄差距在10岁以内的比例不到三成,有相当一部分夫妻的年龄相差15岁至20岁,有的甚至30—40岁。而去年,在“外男苏女”的搭配中,外籍男性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40岁,有945人,占“外男”总数的64.6%;江苏籍女性的主体年龄段集中在20—30岁,共951人,占结婚登记总人数的57.5%。外籍男士和江苏姑娘年龄差在0—5岁的有493对,占总数的29.8%,在6—10岁的有440对,占26.6%。工作人员认为,年龄差异逐渐缩小,说明涉外婚姻中的功利色彩越来越淡。
“速配”型婚姻减少
一些人通过熟人、非法涉外婚介介绍,见第一次就登记结婚,这种现象在以前的涉外婚姻中比较常见。而近年来,“速配”式涉外婚姻越来越少,很多人都是通过社交、商务等活动相识。
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去,“速配”型婚姻占有不小比例,不少女性甚至不会说外语,带着翻译来跟老外登记结婚。而近年来,涉外婚姻当事人的择偶渠道越来越多元化,有不少是在学习、工作、业务交往中产生了感情。
文化和生活习惯差异是离婚主因
去年161对跨国夫妻在江苏离婚,有关人士分析
去年,省涉外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共办理涉外离婚161对。中心有关人士介绍,实际离婚的远不止这么多,因为在国外居住的夫妻直接可在国外办理离婚,因此江苏涉外婚姻离婚率究竟是多少还无法统计。在江苏离婚的161对中,“外男苏女”147对,“苏男外女”14对。离婚的主要原因是感情不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感情不和”主要还是双方当事人在文化背景、价值理念、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在2004年嫁给澳大利亚人麦克之前,陈萍在国内曾有过2次婚姻。去年,她和麦克友好分手。陈萍告诉记者:“麦克是个善良的人。但和善良的人在一起不一定就能幸福。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愿意嫁给中国男人。文化差异虽然不能用好坏对错来判断,但这些冲突让生活很累。”
每年春节,陈萍要接父母来家里住,麦克不能忍受,非让陈萍的父母住酒店。还有一次,一个女人打电话来家里找麦克,陈萍随便问了一句:“你是哪位,有什么事?”麦克听后很生气,认为这是窥探他的隐私。在生活上,麦克非要清清楚楚地和陈萍实行AA制。最终因双方不能彼此迁就忍让,只能离婚。
南京姑娘曹小慧去年和美国小伙子乔治结婚。乔治也在南京上班,两人的房子是租来的。曹小慧告诉记者,老外跟中国人不一样,他们18岁以后就不再花父母的钱,所以现在他们没钱买房。“他不仅不买房,也不想着攒钱买房。这一点我们的观念没法一致。”曹小慧说,乔治还特别喜欢超前消费,这让她常常没有安全感。另外,在饮食方面,看到乔治每天吃的带血牛排、乱七八糟的“沙拉”,她就反胃。而她精心烹制的食品、文火熬炖的美味,却被乔治认为没营养。
但乔治也有中国男人没有的一面。曹小慧说,乔治很浪漫,几乎天天都会对她说:“我爱你”“你怎么这么漂亮?”还时不时给她一些惊喜,比如,早晨她打开车门,发现方向盘上放着乔治写的纸条“亲爱的,祝你一天有个好心情,爱你的老公。”所以,她的婚姻仍在矛盾中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