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离婚用了不到半年 80后闪婚闪离让老人操碎心
近年来,一些城市的青年男女如闪电般结婚再离婚,如同儿戏一般。时下,类似这样的“闪婚闪离族”在烟台也悄然出现,“80后”年轻人婚姻中出现的这种现象,让一些崇尚传统的烟台人难以理解。
“ 80后”的婚姻为何这样急促?又为何如此脆弱?有没有解救的“秘方”?青年男女在婚姻中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12月9日是“社区大管家”读者接待日,“大管家”栏目记者特邀婚姻问题专家伯美丽、青少年问题专家于敬东和烟台西政律师事务所律师曲学松与市民共同探讨年轻人的婚姻问题。专家现场为市民解惑答疑,对于部分问题婚姻,专家帮当事人分析了“病根”,并开出了“药方”。
7日,本报报道了市民刘女士为侄子的婚姻而苦恼的新闻,9日上午9点,刘女士特意来到现场向专家请教。
据刘女士介绍,她的侄子小刘今年27岁,是烟台人。小刘的对象小吴24岁,3年前从东北来到烟台。今年4月,在一次朋友聚会时,小刘跟小吴偶然相识。两人一见钟情,并很快热恋。一个月后,两人决定结婚。当时小刘的家人都不赞成他们这么匆忙结婚,但小刘的态度很坚决,并表示今生非小吴不娶。为了婚事,小刘还跟父母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见小刘态度坚决,父母只好同意了。今年5月底,俩人领取了结婚证并举行了婚礼。
小吴性格比较外向开朗,平时喜欢“泡吧”,并经常跟朋友们出入娱乐场所。婚后,小吴还是跟以前一样,经常玩到深夜才回家。小刘为此多次与她发生争执。
由于小刘和小吴都是独生子女,干家务活的能力都比较差。婚后,两人为了谁洗碗、谁洗衣服等小事也是摩擦不断,并经常发生争吵。随着争吵越来越频繁,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淡。上个星期天,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小刘向小吴提出离婚。
“不到半年时间,他们两次到婚姻登记处,一次是领结婚证,一次是拿离婚证,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对于年轻人的这种举动,刘女士表示难以理解。
专家寻“病根”
1、年轻人心理不成熟
对于小刘和小吴的问题,婚姻问题专家伯美丽认为,现在有一些年轻男女往往因一见钟情而迅速结婚。结婚前,他们只看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婚后才发现对方也有难以容忍的缺点。当初结婚就比较随意,离婚时也比较冲动。青少年问题专家于敬东认为,有的年轻人对于婚姻有三不知:为什么结婚?不知道。什么是婚姻?不知道。将来如果有了孩子准备怎么办?不知道。这都是他们心理上不成熟的表现。
2、双方缺乏理解包容
曲学松律师这些年经办了很多离婚案,其中“80后”的年轻人的案子占很大的比例。在这些案件中,当事人的离婚理由几乎都是“婚前缺乏了解”。而事实上,还有一个原因是双方缺乏理解和包容,双方都不愿意为了对方自己做一点点改变。曲律师认为,“80后”大都属于独生子女,思想独立、个性张扬和不愿妥协。而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妥协的结果。
3、家务低能是婚姻软肋
另外,家务低能也是“80后”婚姻生活中的“软肋”,加之缺乏宽容、理解的个性往往容易成为轻言离婚的导火索。据于敬东介绍,有资料显示,在已成婚的“独生代”家庭中,有30%聘用计时工来做家务,20%由父母定期为他们整理房间,80%的家庭长期在双方父母家里“蹭饭”,30%的夫妇自己的脏衣服要拿到父母家里洗。
儿子闹离婚 老人担心房产被分走
当天,还有部分市民拨打“大管家”热线,咨询与年轻人离婚相关的问题。
“我儿子29岁,今年6月才结婚。但婚后两口子经常吵架,最近俩人正在闹离婚。如果他们离婚了,是不是房子要被分走一半?”市民李先生很担心辛苦买来的房子被人分走。[Page]
据李先生介绍,他儿子的公司效益一般,婚前没有什么积蓄,儿媳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儿子结婚买房的钱绝大部分是他们老两口积攒的,而且为装修房子,他们还向亲戚借了一笔钱。“万一他们真的离婚了,房子会不会被当成夫妻共同财产平分?我们该怎么办啊?”
律师:最好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如今年轻人“闪婚闪离”的现象渐渐增多,这让买房置业的父母们忧心忡忡:一旦子女婚姻告急,自己赞助的辛苦钱就有可能随着一纸离婚证书被“外人”分去一半。曲学松介绍说,这种情况最好在婚前办理财产公证。在婚前办理的财产公证,在得到结婚人双方同意之后在法律上是认可的,离婚时可按财产公证上的约定分割财产。如果没有办理财产公证,李先生的儿子到时候需要出具相关证据,以证明购房款确实是他和父母支付的。
12月9日上午,还有不少市民询问与婚姻有关的问题,“大管家”将在后续报道中一一与大家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