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婚姻新闻 > 正文
80后家庭闹离婚 破坏婚前协议展开夺姓大战
2009-08-21作者:未知来源:离婚法律网

 随着80后独生子女陆续成家生子,申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第三代的诞生,给家庭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特殊的矛盾―――关于姓氏。一对80后小夫妻就因此闹上法庭,要求离婚。

  钱瑞与彭勇是一对80后独生子女夫妇,对于今后孩子的姓氏,双方在2006年结婚时就作了约定。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婚后生育儿子随母姓,女儿随父姓。一年后,儿子呱呱坠地,由医院出具的出生证上注明姓“钱”。而后,彭勇的母亲在公安机关为孩子办理户口登记时,却将孩子的姓改为“彭”,并办理了医保卡、病历卡等证件。

  获悉此事的钱瑞和家人非常气愤,钱瑞也因此一直居住在娘家,两家人为此争吵不断,最后对簿公堂,要求离婚,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庭审时,彭勇和钱瑞都没有出现,而是委托各自的家人出庭。彭勇方表达了希望夫妻和好的诚意,愿意给孩子增加曾用名“钱彭雷”,但钱瑞方却不肯接受。法官进行了调解,但双方始终无法达成和解。

  面对这对80后小夫妻,承办法官认为,他们夫妻间感情一直尚好,又生育了子女,在婚前就子女的姓氏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签订了书面协议,均应自觉履行,现彭勇违反协议,擅自更改子女姓氏的做法,显然欠妥。但子女无论随父姓还是随母姓,其与父母间的血缘关系是无法改变的,双方不应对此问题纠缠不放,更不应该因此影响到夫妻间的感情。

  “只要双方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已有的夫妻感情,积极沟通、相互尊重和理解,妥善处理好家庭矛盾,夫妻关系还是能够改善的。”承办法官开庭审理后认为,这对夫妻感情尚未破裂,离婚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以上均为化名)

  记者调查

  姓氏之争已成“421家庭”常见难题

  记者从调查中了解到,孩子的姓氏之争,已经成为“421家庭”中普遍的问题,争夺的主力多数都是作为第一代的老人,而第二代的80后小夫妻,则成了“三夹板”。为了更好地处理这场纷争,不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感情,很多80后小夫妻想出了一些独特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

  父母姓氏组合成复姓

  中国人的姓氏中,历来都有复姓,如“端木”“司马”“诸葛”等,但如今,80后夫妻创造了很多独特的复姓:将父亲和母亲的姓合并成为孩子的姓。

  孙先生和陈小姐的孩子降临后,双方老人就开始为孩子姓氏争吵,最终夫妇二人协商决定,为儿子创立一个新的姓氏:孙陈。在孙先生看来,这个姓满足了女方要将姓放入孩子姓中的要求,也消除了自己父母担心家族中无后代的心病,一举两得。同时,夫妇俩一直都希望孩子的姓名独一无二,现在这个姓名应该很少有重复者。

  当然,这个由父母双姓组成的姓氏也存在问题,如父姓还是母姓在前,依然让不少老人存有争议。

  ■方案二:

  不要姓只要名

  今年20岁的小雨,从小到大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姓啥?”她总是笑着回答:“姓小,父母给的,没听说过吧。”

  其实,小雨的父母都不姓小,这个名字是父母双方为了姓氏争执不下后,决定不用姓了,直接取名。

  小雨对于自己这个独特的名字,一直觉得说着顺口、听着好听、写起来还方便,但随着她慢慢长大,在填写各种表格,需要将姓和名分列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姓和大家不一样。

  经历了出国留学、出境旅游后,如今,小雨已经习惯在姓一栏里写上“小”字。

  ■方案三:

  选择第三方姓

  中国百家姓中有不少姓氏比较罕见,特别是受地域影响,有些姓在某些地区特别罕见,因此在双方老人为第三代姓氏僵持不下时,有80后夫妇干脆放弃双方姓氏,精挑细选,改姓第三方姓。

  王先生和刘小姐的女儿诞生前,两个人就决定用“清”作为姓,取名“晨”。“这个姓,是我在一本历史书中看到的,觉得很特殊。”酷爱历史的王先生在双方家人为孩子的姓氏烦恼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给孩子取名“晨”字,不论男孩女孩都适用,获得了双方家人的一致通过。[Page]

  但是,对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担心的家谱中该如何记录的问题,王先生夫妇表示确实还没有完全想好。

  ■方案四:

  父母拆字组合姓

  在取名时,很多夫妇会考虑使用拆字法,在孩子的名字中融入夫妇双方的姓名因素,于是,当“421家庭”为孩子的姓氏产生争议时,80后夫妇想到了在孩子的姓氏中也同样使用拆字法。

  柏先生和杨小姐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经过多次协商,随哪方的姓都令老人不满意,于是夫妇二人一合计,各取自己姓中的一个偏旁,组合成了“林”姓,算是解决了家中的姓氏矛盾。

  记者手记

  赢了姓氏,输了孩子幸福,又如何?

  我们常说,孩子,是婚姻的纽带。面对“421家庭”,孩子更是两个家庭组建的金字塔的顶端。孩子的降生本是件喜事,却仅仅因为姓氏,闹得夫妻反目,亲家成仇,争吵、打架、离婚,甚至家破人亡,这值吗?

  说到底,6个相互争斗的大人都没有明白,他们根本就没有决定孩子姓氏的权利。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希望长辈为他或她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而不希望这个姓名引来一番腥风血雨。

  不要以为拥有孩子,让孩子与自己同姓,就是胜利者。如果仅仅因为姓氏之争,让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双方都是失败者。

  与其无休止的争吵,倒不如共同出谋划策培养好唯一的孩子,将他培养成夫妻二人共同的骄傲。当孩子戴上荣誉的光环时,无论姓什么,都会是长辈的光荣,这才是真正的面子和荣耀。

  专家说法

  姓名是孩子的权利,不是家长的

  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廖佩娟,她认为孩子的姓名权属于孩子本身,家族中的6个大人在这个问题上都没有决定权,但由于孩子出生时,尚没有能力表达自己姓啥的意愿,孩子的父母作为监护人替孩子做出了决定。从法律意义上说,孩子在成年后可以更改父母替他选择的姓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只能改名而不能改姓。即使父母离异后,一方想要更改孩子的姓氏,也必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根据中国目前现有法律,孩子姓氏随父随母都是允许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习惯,孩子的姓氏随父是不需要商量的,现在产生矛盾和争议的主要是随母姓。不少母亲为了确保孩子将能随自己的姓,在孩子出生前就签订姓氏协议。“这个协议是无效的。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姓名是没有权利进行限制的,姓名是孩子的权利。”廖佩娟表示。

  对于孩子不随父母姓,另行设立姓氏,或者干脆没有姓只有名等情况,廖佩娟建议父母应三思而后行,尽管姓名从某种意义上说,仅仅是人的一个符号,但如果姓氏标新立异,可能会给孩子日后出国、升学、公证等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同时,由于孩子没有随父母任何一方的姓,将来有可能会对理清家族关系带来一定障碍。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