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分房女儿无处安身
N栏目主持 吕蕴岚实习生 卓乐 叶丽
去年5月,小陈和大学同学阿玲(化名)结婚,今年夏天,两人的婚姻亮起红灯。昨天下午,小陈拨打本报热线968111讲述,自己的婚姻是如何一步一步被“房贷”给压垮的。“看到网络和报纸上都说我们80后如何啃老,如何潇洒,其实我们好多人都被房子吓得没敢结婚,而我和老婆因为房贷问题吵得快要离婚了。”
老婆执意买大套新房双方父母出首付
小陈是福州人,他在大学里认识了阿玲,两人开始恋爱,2006年毕业。阿玲是外省人,在福州找到工作,小陈不放心女友一个人在外租房,就从家里搬出来与阿玲同住。阿玲在机关单位上班,工作稳定,小陈在企业做科研,收入也不错,毕业后两人每月总收入都维持在6000元左右。因为生活没有压力,两人平时都在外边下馆子,周末常去周边地区旅游,阿玲更是花了不少钱在买衣服和化妆品上,小陈也没有意见。
两人工作一年多后,商量决定在2008年五一节结婚。小陈原想自家住房面积不算小,两人婚后可以住在父母家,把自己房间装修改造成新房就好了。阿玲可不干,她觉得与老人住一块难免有摩擦,结婚当然要买房。“她说,单位里的小姐妹都是过小家庭生活。我被她念叨得没法子,就提出买二手房。”决定买房后,阿玲请父母来福州一起看房。看过十来套二手房后,阿玲都觉得不太满意,就对小陈说想要买一套新房,按照自己的想法装修,“这样住起来才舒服”。阿玲父母心疼女儿远嫁,向小陈父母提出,女方也出一半首付,双方老人买套新房给儿女结婚,将来房贷由儿女共同承担。小陈妈妈原本特别希望儿子婚后住在家里,不过听阿玲父母这么说,还是点头同意了。两个年轻人又跑了两个月,总算定下一套市区内的新房,双方父母付了25万元首付,小两口每个月的房贷是3600元。
“当时我并不同意买那么大的房子,房贷要花去我们工资收入的一半,生活压力好大。”小陈说,阿玲坚持要买大房子,她从养育孩子以及招待客人各个方面说服小陈,小陈最后还是点了头,房产证上写两个人的名字。双方父母还一起给了10万元装修费,小陈妈偷偷跟儿子说,家里的老本都在这儿了。
婚后第一月工资全花光
装修期间,小陈和阿玲吵上了。小陈提出,房贷压力很大,装修能省则省,有需要将来再添置,这个原则阿玲同意了。但是,小陈喜欢打游戏,他想要买大型液晶屏幕电脑,而阿玲喜欢看电视,她想买等离子彩电,两人都指责对方想买的东西“浪费”。几番争吵下来,两人花了12万元装修,总算顺利结婚。婚宴后,小两口除去将来要还的礼金钱,存折上基本没有剩下钱。婚后,银行直接从小陈的工资卡上转走3600元房贷,阿玲负责日常生活开支。第一个月,阿玲将当月工资花得一分不剩,最后两天小两口还前往小陈父母家蹭饭,阿玲被小陈妈说了两句。小陈妈告诉阿玲,结婚不比谈恋爱,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并教阿玲如何省钱。阿玲回家就向老公抱怨说,自己才结婚,婆婆就要自己过“黄脸婆”的生活。而小陈认为老妈说得对,让阿玲每个月做个花销开支表,计划如何花钱。结婚头一个月,两人就吵了三次架。
房贷成每月必吵的老话题
小陈的工资还了房贷,也常有身上的钱不够花的时候,遇到朋友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