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为小事动辄离婚 不懂忍让缘于缺少情感教育
青年报在对“网络时代与80后离婚”、“父母过分掺和导致80后离婚”这两大社会问题报道之后,昨天起又把目光聚集到“因彼此缺乏包容,为生活琐事而分手的夫妻们”。
“忍不下去了,离婚!”记者在连日的采访中发现,80后常常以“不愿委曲求全”为由提出离婚,而所谓的“委屈”常常让人啼笑皆非:伴侣挤牙膏的方式不对、妻子喜欢随手乱扔东西、丈夫打呼噜影响睡眠……似乎各种芝麻绿豆般的事都能成为年轻夫妻一拍而散的理由,在办案法官、律师、甚至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眼里,“这些理由太荒唐。”
80后缘何为一些看似“荒唐”的理由分道扬镳?社会学家和婚恋专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在“自我中心”这个与独生子女紧密相连的标签背后,更为本质的原因是家庭、学校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疏忽对“情感”的教育,家庭结构和时代背景令部分80后变成“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的人”。
【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明丽】
从小缺乏情感教育,长大后怎会去爱别人
“最近这几年,我遇到了越来越多的80后年轻人来咨询,他们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性格特征―――自我中心。”明丽常常与“问题夫妻”打交道,80后让她感慨颇多,“80后和六七十年代的人截然不同,爱就爱得死去活来,离婚就离得比谁都干脆。夫妻之间,吵吵闹闹自是难免,但是不少80后却是‘小事化大’,到头来吵完了彼此的感情。”明丽讲起了一个让她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有个女孩子比较多疑,所以她每天都要检查丈夫的手机,并且要丈夫主动把手机放在桌上。有一天,这个丈夫不乐意了,没有把手机主动拿出来,结果女孩就生气了,当场把手机抢过来从14楼扔下去,两人就此吵翻。”
在明丽看来,因为独生子女的关系,80后有种“唯我独尊的自我优越感”,所以在婚姻中不懂得包容他人。那么,是什么让80后身上普遍缺乏忍让之心?针对这个问题,明丽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家长,都一味重视成绩、分数,忽略了‘情感教育’,没有去教孩子们如何爱身边的人。”
“举个很简答的例子,”明丽补充道,“小学毕业的时候,学校、老师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上一堂和友情有关的课呢,比如互赠礼物,感谢同学对自己的帮助,写写同学录等等,而不是简单地发张毕业证书、拍张毕业照就结束了,要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维系和他人的友谊。”
“现在很多年轻人离婚都是因为和公婆或者岳父岳母闹矛盾,不像六七十年代人那样,能把对方父母当自己父母对待,换种角度看,不正是缺乏情感教育的结果?”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
不肯委屈自己一星半点,那只能一辈子单过
“其实问题暴露出来是好事,可以让80后们有所反思,”对于那些因“难忍生活琐事”而使婚姻触礁的故事,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认为,这些矛盾无疑与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的性格特征有密切关系,然而,在“自我中心”的标签背后,实则暴露了80后这代人过于缺乏与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
胡守钧认为,家庭结构和时代背景决定了80后这代人过于“自我”,“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众星捧月,没有玩伴也没有竞争对手,所以他们不善于妥协,延续到婚姻中就是永远希望对方认错、服软。”
提起那些因“芝麻绿豆大点事”离婚的年轻人,胡教授则有些哭笑不得,“有一种婚姻观是非常错误的,就是总想着把另一半改造成自己满意的样子,比如生活习惯或者各种观念,但是事实上,人是不可能被改造的,在婚姻里,两个人只能努力彼此适应,求同存异。”
“80后身上有很多优点,但是他们还要好好学习生活的智慧。”胡教授从婚姻延伸到日常生活,“婚姻里,原则要坚守,小事要装糊涂,一个人无论在那里工作、生活,都要在保有自己主体性的同时包容他人,眼里容不得沙子是不行的。不肯委屈自己一星半点,那只能一辈子一个人过。80后应当好好学习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 [Page]
互动・心声
热议“只为请月嫂‘半年夫妻’散伙”
网友天空之城:这个老婆口口声声埋怨丈夫“不体谅”,其实她自己才应该好好检讨,有公婆这么好地服侍着还要挑医院、挑月嫂,根本就是瞎作嘛!这样的老婆太难伺候了!
读者顾小姐:作为一个女性80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张海非常不体贴人,现在的年轻人们都比较自我,比较自我的人不太容易沟通,也不容易倾听对方的意见。小夫妻俩估计没有好好沟通,有些话可能也是气话。
热议“没感觉了就要离婚?”
网友landscape: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感觉了,没有爱了,难道不是离婚的理由么?长辈一代总觉得结婚要从一而终,要一辈子捆在一起,其实是用婚姻的牢笼把自己束缚住了!
读者李先生:结了婚就是责任,怎么可以说离就离?这个年轻人也太不像话了,孩子怎么办?他对妻子没感觉了,即使离婚了再找一个,过了几年不是一样没感觉么?
读者赵女士:现在年轻人对待婚姻的看法,不像以前那么神圣了,也缺少了很多的责任、宽容、体贴,只讲感觉。为了感觉结婚,当然也能为了没感觉离婚,真是看不懂。
新闻延伸
80后那些看似荒唐的离婚理由
离婚需要多少理由来支撑?今年初,一则晒“80后荒唐离婚理由”的帖子在网上风靡一时,网友“潜水亿亿万年”在帖子中晒了一些身边朋友因“荒唐”琐事而离婚的例子,短短数日就吸引了海量网友的关注与回复。
【案例】
●结婚后,女方发现丈夫严重便秘,每次上卫生间都要40分钟,为了上班准时,女方希望丈夫体谅自己,在使用前先让她洗漱一下。谁知,这个合理要求丈夫竟充耳不闻,照旧每天霸占卫生间40分钟,于是,一场“夺厕战争”就此拉开序幕,踢门、踹门、砸门……夫妻由口角上升到全武行,甚至惊动过邻居报警。结局是:离婚。
●女方嫁给了一个事业小成的“小康男”,对方出手大方,原本婚姻很幸福,但“小康男”睡觉会打呼噜,而且“呼噜打得跟唱歌一样,”如此一来,女方严重失眠。于是,女方希望“小康男”去医院看一下,未料,当时并不表态的丈夫竟以“没收礼物”作为回应。每当女方提出这个看病的要求,她就会发现自己的首饰甚至车子离奇失踪,事态平息后这些物品又“自己跑出来了”……如此反复,女方终与“小康男”分道扬镳。
其他,诸如“开关空调”、“牙膏究竟从当中挤还是尾部挤”、“什么时候睡觉”等琐事都成为了一对又一对小夫妻离婚的理由。许多网友感慨地表示,这些“看似荒唐”的理由背后,其实也有看似简单其实又不简单的深层原因。
【网友评议】
番茄被连坐:故事里的“前夫”表面上都还可以,本质都是一个样子―――自私!
130200:既然便秘那让妻子先用一分钟自己再进去不好吗,可是一点也不管妻子的感受只顾自己痛快,这种小事上尚且如此,能相信这样一个男人在遇到人生变故的时候,能和女人风雨同舟吗,不管是不是80后,有点脑子的女人都不可能和他长久吧。
研研一兮:现在男的需要集体补钙(骨气,责任),女的需要集体补铁(热情,血肉)。
danawen:我觉得老一辈的父母们婚姻幸福的,彼此之间也有很多问题的。只不过他们都忍耐下来了,因为彼此都很爱对方,愿意为对方牺牲自己的习惯甚至一点尊严。可能我们的长辈在小时候长大的时候,就有很多兄弟姐妹,懂得为了爱的亲人分享忍耐吧。现在大家所说的各种现象,也许是独生子女在补课,补小时候缺的一课。
hlyyan8285:我身边的80后婚姻都非常的和谐美满,两人年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相差都不大,朋友圈子也容易玩到一块,都是看着让人羡慕的那种,结婚几年还是像谈恋爱一样,大家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