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引发离婚案背后的悲剧
河北唐山的38岁女工程师马丽娟为让女儿高考移民、圆清华北大梦,来到好几家婚姻介绍所,像“清仓大甩卖”那样,几乎没有门槛地将自己低价“甩卖”。最终,她虽如愿以偿“下嫁”50多岁天津老农,却因女儿年龄已经超了而无法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几个月后,这段必然短命的婚姻草草收场。女工程师上告法院,要求与老农尹某离婚,经调解,女工程师补偿尹某2万元经济损失。(《法制晚报》10月5日报道)
一段啼笑姻缘,促成了国内首例“因高考移民引发的离婚案”。闹剧中的两个主角,一个是据说“土得掉渣”的天津乡下老农,另一个却是河北唐山一位年轻靓丽的女工程师。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场闹剧,不如说是一场悲剧更为贴切。在这场悲剧中,女工程师母女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女工程师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不仅没有帮女儿实现高考移民,还因此影响了女儿的学习和高考发挥。真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女儿,害人害己,伤害是双重的。
听到一种论调:这位老农赚了——他不仅“享受”了原本高不可攀的靓丽女工程师,事后还得到了2万元经济补偿,可谓是“财色双收”。有这样想法的人,其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对农民的蔑视令人不齿。谁说农民就低人一等?谁说农民就要被嘲弄和讽刺?难道,他被人折腾得还不够吗?难道,他的感情就没有受到伤害?他,也是受害者!
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案件,这是一场伤害了所有当事人的悲剧。出现这样的悲剧,并非是事件的哪个当事方故意害人,他们都是那些不合理制度的牺牲者。一个弱女子,在强横而非公平的高考制度面前,要想改变自己和孩子的命运,除了豁出去牺牲自己还有什么选择?而老农的遭遇,更是将当代农民在城乡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城乡贫富差距等重压下的卑微和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触目惊心!
在不公平的管理制度面前,每个人都可能会受到伤害,每个人都可能互相伤害。当不公平遭遇不公平的时候,其伤害力会因叠加而倍增。别问我老农和女工程师谁的伤更深,我们该反思的不是个体,而是整个的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