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婚姻新闻 > 正文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2012-10-17作者:未知来源:江苏经济报

  郑天玲

  《婚姻法》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有明确规定,即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一是“离婚无过错方”的提法不够准确,在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歧义。在现实婚姻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没有绝对的无过错方或过错方可言,夫妻关系的恶化甚至破裂,往往不是一方所致,存在多方原因和互为因果。二是《婚姻法》没有将第三者作为赔偿责任主体。立法的本意是要将赔偿的责任主体限制在夫妻双方范围之内,这实际上免除了作为共同侵权人第三者的赔偿责任,纵容了第三者,不利于更好地发挥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平衡功能。三是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过窄。《婚姻法》第46条采取列举的方式规定了4种发生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且没有“其他”的概括性规定。四是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界定不甚明确。《婚姻法》对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是适用于诉讼离婚,还是适用于登记离婚?还是两种形式的离婚均可适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五是举证难,阻碍了大批受害配偶真正获得赔偿。

  综上,笔者对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下列建议:一是将损害赔偿权利主体“无过错方”改为“受害方”,使受害方在离婚时得到物质上的补偿,充分体现了《婚姻法》对受害方的关注和保护。二是明确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应包括第三者。惩罚有过错的第三者,能够更好地发挥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平衡功能,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三是应增加离婚损害赔偿的过错行为。应扩大离婚损害赔偿过错行为的范围,将那些常见的、危害后果严重的违法行为列入损害赔偿的范围之内。四是扩大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既然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是一项实体权利,那么就不应受婚姻关系解除方式的影响,即这项制度不会因为离婚的方式而区别适用。五是完善离婚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对涉及隐私权的过错认定应实行过错推定原则。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受害配偶可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