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婚姻新闻 > 正文
司机撞伤11岁女孩 送医途中将其丢弃菜市后失踪
2011-10-26作者:未知来源:海力网-半岛晨报

  16日上午9时许,一名女司机在侯二小区613站点将11岁女孩撞伤,在送受伤女孩去医院的途中,又将女孩扔在了大菜市,警方成立专案组重点展开调查。截至昨日17时,肇事女司机还未露面,但是读者和网友提供了多条重要线索。

  截至昨日17时,肇事女司机还未露面。警方表示,肇事者可能还是心存侥幸心理,但是警方加大了搜索和排查力度,已经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展开了针对性的调查走访,目标范围越来越小。

  警方在全力侦破的同时,家属也在通过多种渠道寻找肇事女司机及肇事车辆。昨日家属说,他们已经锁定了8所学校作为重点蹲守的目标区域,其中有小学,也有辅导学校,家属们还准备发动更多的亲友,到目标区域进行逐一排查。

  昨日,记者来到医院看到,受伤女孩杨柳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是骨折部位仍疼痛,她说希望撞她的阿姨能来医院看看她,“我可遭罪了,不光腿疼,整条腿包着厚厚的绷带,真难受。”她说,阿姨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相信她每一天都会在内心深处感到不安的,11岁的杨柳劝她早一点站出来,跟自己说声对不起。

  记者来庆新 见习记者金哲民

  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调查

  车祸发生后,姐妹俩是如何被赶下车的?

  在跟踪采访撞人遗弃大菜市这一事件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不少蹊跷之处,姐妹俩一个11岁、一个12岁,一个是四年级学生,一个是初一学生,妹妹遭遇车祸后,姐妹俩为何不报警,不通知家长?中途被要求下车时,姐妹俩为什么选择接受?回到家时,姐姐为什么只是向爸爸描述说“妹妹腿疼”?带着这一系列疑问,记者展开了调查,老师、家长、警方、青少年教育专业也分别就青少年经常遇到的危险进行了讲解。

  案件回顾:姐妹俩是如何被抛下的?

  仔细回顾整个事件,记者发现,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薄弱,也给了肇事女司机可乘之机。

  第一,在车祸发生后,女司机没有报警,而姐妹俩一个11岁、一个12岁,一个是四年级的学生,一个是初一的学生,妹妹遭遇车祸后,姐妹俩为何不报警、不通知家长呢?对此,姐姐说,她们俩都没有手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而她们也没有想到跟女司机借手机打一个电话。

  第二,姐妹俩中途被3次要求下车,第一个地点在香炉礁,第二个在菜市街南行方向,第三个在菜市街北行方向,姐妹俩为什么最后真的就下车了?姐姐说,当时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她们是要去大菜市买东西的,女司机就说送她们去,结果到了以后就被扔下来了,还给了姐妹俩50元钱。

  第三,回到家时,姐姐喊爸爸下楼把妹妹带回家,她只是向爸爸描述说“妹妹腿疼”,而妹妹被撞后脸上还出血了。家属说,姐姐也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她对妹妹的伤势也没法判断,就以为是腿疼了,再加上肇事女司机对她们说“做做冷敷就好了”,姐姐就更加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第四,被撞后,姐妹俩都没有记住车牌号码,对此,姐姐说她当时只顾着照顾妹妹,给妹妹捡鞋子,擦脸上的血迹,也没有精力来记车牌号码。

  家长说法:孩子2年前从农村来连,应变不行

  针对姐妹俩在此次事故中的表现,家长分析说,孩子们当时都吓傻了,最主要的是没想到女司机会作出如此有悖常理的举动。此外,孩子是两年前来到大连的,对城市环境、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都还没有适应过来,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一些突发状况。而家长在这方面的经验也不足,关于自我保护的家庭教育也没有跟上。家长说,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俩孩子当时走的是斑马线,这一点家长们是经常教育孩子的。

  情景再现:城市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更高一些

  这一案件中也暴露出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薄弱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孩子,在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意识还是有待于加强。

  22日、23日两天,在郭东社区、南松社区的协助下,记者分别选取10名城市家庭的小学生、10名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小学生,针对姐妹俩遇到的事故,记者进行了情景再现,看看学生是如何反应和应对的。

  第一个问题是:假如同行的小伙伴发生车祸,你该怎么办?20名学生都说要报警或者求助,有的说拨打110,有的说拨打120。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反应都是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是:假如当时你没有手机,你怎么报警?这个问题把一部分学生难住了,其中7名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说,找旁边的人借手机,5名孩子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做出了上述回答。

  第三个问题是:假如司机在送伤者去医院的路上要让你们下车,你怎么办?城市家庭的孩子都说不下车,或者“找爸爸妈妈”,而8名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说不下车,另外2人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四个问题是:假如你的小伙伴受伤、身上出血了,你第一反应是什么?3位城市孩子说“哇哇大哭”以吸引人们的关注,6位说央求过路人帮忙抢救或拨打120;4名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说求助于路人,4位说拨打120。

  第五个问题:假如有小伙伴被撞,你会不会记下车牌号,4位城市孩子说会记下,2名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也说会记下,而其他孩子说不知道怎么办。

  综合上述调查,记者分析得知,在遭遇突发状况时,城市家庭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反应能力会更好一些,这与长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有关系的。负责青少年安全教育的社区专干也告诉记者,这只是情景模拟,一旦发生事故时,在特定的环境里,孩子们都会出现慌张等表现。

  专家说法:仅仅教孩子如何防范是不够的

  针对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的话题,记者采访了大连市婚姻家庭指导站、心灵花园大连工作站的洪清老师。洪老师分析说,首先我们不能怪姐妹俩,因为在突发事故面前,她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危险和潜在的风险。其次,部分孩子特别是外来务工家庭的子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家长的失职;第三,学校也应该经常组织安全演习、逃生演习,这是不可不少的,但是孩子的理解能力、重视程度不一样,在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技能方面,学校不妨采取更多、更灵活的方式。

  民警提醒:家长应首选学会自我保护

  针对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的问题,高新园区公安分局凌水派出所民警叶红军、赵志国介绍说,防范和应对都是自我保护,但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走斑马线是为了避免危险,一旦在斑马线上发生事故,该如何做呢?这就是家长、学校、社区、民警共同来面对的问题,“演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和学校一起组织孩子到马路、派出所、社区等地方进行现场讲课和训练,此外我们尽量要求家长一起参加,只有家长掌握了自我保护机能,才能更好地教孩子。”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