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婚姻法 > 新婚姻法解读 > 正文
人间沧桑 婚姻是否应该沾满利益的气味
2010-12-01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摘要:在专家看来,法律可以调解很多利益矛盾,是一个底线。对于一般婚姻而言,在法律的冰冷底线之上,还有无限可能的空间,而法律意义上的婚姻底线,就是无论在结婚时还是离婚时,双方的利益均不受损。婚姻法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一出台,民众认为“法律冷冰冰”,从意见稿中读出了婚姻坚硬的质感,婚姻只是两个利益的个体的结合,法律对文化观念情感往往无能为力。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中国法院网公布《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解释三),此后,关于婚前房产的归属问题人们议论纷纷,这让一些未婚族的恐婚情绪上升,一些人甚至有变成不婚族的倾向。一些未婚族疑惑:婚姻中,感情的位置在哪里?剩就剩了吧?

  回国探亲的戴女士在世人眼里是个标准的剩女 学历高、工作好、难嫁。因为经济基础好,她择偶时还是很看重精神层面的交流的,要有共同兴趣爱好,要能相互理解。回国后,在亲友的介绍下,她也接触了一些适龄的对象,但是,由于经历背景的不同,思想观念上有很大差异,最后都没有进一步接触下去。家人看了直叹气: 有几个经济条件都很不错的,错过了可惜。 戴女士并不认同: 有房有车又怎样?我又不是找房东司机。

  自最高法院日前公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公布后,不婚的言论在网络上随处可见。有网友道: 婚姻法的司法解释怎么就成了钱的那点事? 还没结婚呢,就要想清楚离婚的事,这都什么事,一堆破事 , 咱女人结婚就是图人家房子去的吗?这么被人看低,还不如不结婚呢,反正自己有工作,也能买房,就算还贷累点,但房子总归跑不掉的。好过离婚时没了青春,美丽不再,连安身之所都没有。

  利益与婚姻能否和谐相处

  对于婚姻双方,甚至是两个家庭而言,房产总能闹得几家欢喜几家愁。解释(三)规定的原文如下: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可将该不动产认定为不动产权利人的个人财产,尚未归还的部分贷款为不动产权利人的个人债务。此外,解释(三)还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视为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应认定不动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赞成者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买房子的钱,大多是父母的积蓄,父母倾其所有为儿女买了房,总不能结个婚,就分一半给另一方。更有人认为,解释(三)能有效地弥补道德风险, 让那些为利益结婚、离婚的人,不再那么容易得到好处。

  然而,反对的声音同样强烈。有法学专家认为:按市场经济原则来处理夫妻关系是不妥的。解释(三)在处理婚姻家庭关系时,过多地适用了财产法的原理,没有更充分地体现婚姻家庭的特殊性。另有社会学专家指出:立法时应多为妇女权益考虑。女方一般在年轻的时候在家务、子女教育上投入较多,成就支持家庭的财富积累,如果婚姻持续下去,女方可以在老年阶段享受家庭的财富和其他补偿,长期看双方对婚姻的投入是相当的。如果男方在婚姻中途退出,法律应当补偿女方为此付出的机会成本,比如在离婚财产分割、家务劳动的补偿等方面弥补女方的损失。

  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体现了人间悲凉

  司法界为婚姻法出台的司法解释是有现实背景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当那么多人争议房产归属,当婚姻需要学界、业界专家解读财产分割的规则及细节,当没有人去关心婚姻中情感的付出与收获、屈辱与伤害时,这是一种怎样的讽刺。

  有网友道: 幸福者说,婚姻是爱情的果实;失落者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今天说,婚姻和爱情毫无关系。我的内心还是忍不住一阵悲凉。 有人发帖说,在征求意见稿和人们 的议论中,读出了婚姻坚硬的质感,婚姻就像两个利益个体为了一个利益目标走到了一起。爱情的忠诚、爱情的浪漫、爱情的甜蜜,在物质利益面前,被碰撞的粉身碎骨。也有人拒绝参与争论这样的热点话题。有网友认为: 不去努力构筑自己幸福的家庭,反而想怎样和自己身边亲人较劲,要我说,这不仅是无聊与无趣,多少在精神上也有些偏执与错位。更有人感叹: 法律的确是很专业的东西,专业有时又不是什么好东西。法律可以调节很多利益矛盾,但对文化观念情感往往又无能为力。 回避其实是为了让自己相信感情的力量,有网友道: 在看懂这些解释后,我不愿意拿出来与自己的老婆去讨论,我觉得这太过残忍,同时也是对妻子对自己的不尊重。尽管谁也不敢有足够的自信去保证夫妻关系永远不遭遇破损,但我愿意给我妻子一份信心,哪怕以后离婚,我也会安排好她的生活。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这辈子能够夫妻恩爱,白头到老,而正是这种感情的力量让很多家庭幸福美满,有了爱情,利益不是问题。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