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危机汹涌袭来 金钱是主要诱因
摘要:官方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中国离婚总对数仅为34.1万对,1990年为80万对,2000年为121万对,2003年为133.1万对,2005年为161.3万对。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迅速。因此,婚姻危机汹涌袭来,而专家分析金钱成为危机的主要诱因。
婚姻危机汹涌袭来
还记得刘若英在红极一时的电视剧《粉红女郎》里饰演的“结婚狂”,因迫切地想步入婚姻而生出很多“笑料”。如今无论是人到中年的60后,还是正在步入而立之年的80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上演着一出出“离婚狂”的悲欢离合。这正应了钱钟书在《围城》里的那句久经不衰的名言:“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中国离婚总对数仅为34.1万对,1990年为80万对,2000年为121万对,2003年为133.1万对,2005年为161.3万对。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迅速。
事实上,进入本世纪尤其是最近两、三年来,承接上世纪50年代婴儿潮的第二波以80后为主的婴儿潮一代相继进入了婚育年龄,结婚对数年年都在快速增长,婚庆市场极其火爆,婚宴预订往往要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才能订到,但与此同时,离婚率的增长则更让人乍舌。2009年,我国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有171.3万对,比上年同期增长10.3%,超过了该年9.1%的办理结婚登记的增长率。
金钱成危机主要诱因
为什么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会不断上升呢?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徐安琪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是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变革给婚姻的稳定带来巨大冲击。其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婚姻质量、感情需求和爱情期望上升,以前觉得能凑合,现在不能容忍。专家认为,离婚率的上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反映了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给个人生活带来的更多选择机会与自由空间,整个社会对离婚人群的包容度大大增加了,但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社会进程中的人际矛盾的迅速加深以及在婚姻生活中存在比以往大得多的情感风险和财务风险。
情感风险集中体现在婚外情的泛滥,而财务风险则主要体现在婚姻中经济上弱势的一方的结婚动机究竟是“爱钱”还是“爱人”的问题上,以及离婚时双方对家庭财产的争夺上。
中国离婚问题咨询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明丽说,在改革开放之初,老百姓的个人财产比较少,夫妻双方争议的焦点和法院判决的重点主要在是否能够或者是否应该离异上,在财产分割的判决书上常常看到分割一个锅、一个碗。而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个人财产有了大幅增加,现在离婚中双方在感情问题上大多能够保持理性,做到“好聚好散”,案件的争议焦点逐渐转移到夫妻如何分割房产、股票、存款、汽车以及珠宝首饰等重大财产问题上。别说不会有人再对锅碗瓢盆之类的分割产生矛盾,甚至对电视机、洗衣机、家具等价值相对较小的生活用品的分割上都已不太计较。
如今在夫妻感情不和当中,经济问题已经占到了七成。“影响婚姻生活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财务问题,金钱常常成为婚姻战争的诱因,70%以上的婚姻问题是由金钱引起的。近年比较常见的外遇问题,说到底也是经济问题。而离婚纠纷的最终落实处无非就是财产的分割,孩子抚养权争夺的解决最后也是体现在抚养费这样的经济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