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律网-行业领先法律服务网,提供专业离婚法律服务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郑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南京 苏州 沈阳 成都 济南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兰州 福州 佛山 青岛 徐州 无锡 温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镇江 保定 长沙 长春 泉州 常州 惠州 贵阳 昆明 盐城 潍坊 金华 石家庄 济宁 西安 厦门 东莞 大连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合肥 湖州 呼和浩特 南昌 南宁 宁波 天津 太原 扬州 烟台 银川
我的位置:离婚法律网 > 财产分割 > 离婚财产分割 > 正文
银行汇款近万元未明确用途;离婚后索款不成
2011-07-29作者:未知来源:离婚法律网

  家住平度的华某因丈夫林某急需用钱,分三次将9500元存入林某的姨夫肖某的账户。后华某与林某离婚时,要求林某偿还该款项,林某却称不认识肖某。华某遂以肖某为不当得利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驳回其请求,华某不服提起上诉……近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华某的上诉,维持原判。

  据了解,2005年6月23日至7月13日期间,华某分三次将人民币9500元从平度某银行存入丈夫林某的姨夫肖某银行卡中。2007年1月,林某起诉要求与华某离婚。诉讼中,华某提出这三笔钱是其向亲属借的,要求林某偿还,林某则称自己不认识肖某,也未收到上述三笔钱。故这笔款项在二人离婚诉讼中未作处分。为此,华某以肖某不当得利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庭审中,证人林某称,2005年5月,他因在河北做生意借肖某1万元,后因肖某急需用钱,其父亲便让其母亲往河北汇款,因其母亲不会汇款,就让华某汇在肖某的银行卡中,从而偿还了欠款。在离婚诉讼中,其称“不认识肖某,也未收到钱”是因为当时在河北搞传销,怕被追究责任而说了假话。对此,华某认为,该证言不足采信。

  一审法院认为,双方争议的焦点是肖某是否属不当得利。华某将款存入肖某卡中,并非误存。华某自述此款是通过肖某汇给林某使用,虽然林某在离婚诉讼中不予认可,但在本次庭审中作为证人证实此款已收到并已偿还欠款,华某与林某的陈述只是钱的来源、用途不同,但肖某并非无故取得此款。该案实际的焦点是华某与林某及其父母对该款的权属之争,无论林某所述是否属实,肖某均没有不当取得此笔款的所有权。据此,一审法院驳回原告华某的诉讼请求。华某不服一审判决,向市中院提起上诉,要求依法改判支持其诉讼请求。她认为,一审认定事实错误,证据不足,且适用法律错误,实际上是林某与肖某互相串通,侵占该笔款项。

  市中院经审理认为,该案争议的焦点问题是,肖某取得的争议款项是否属于不当得利。根据查明的事实,华某自银行汇出该款的指向、意图是明知的、确定的,并非属于误存。肖某取得该款项,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审认定,该案实际的焦点是华某与林某及其父母对该款的权属之争,华某对该款项权属持有异议,可以向相关人员另行主张权利。因此,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华某的诉讼请求一审、二审均被驳回,主要是因为华某没有明确这笔钱的用途。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泓告诉记者,该案中,如果华某转给肖某的三笔款项属于传销中个人使用的传销资金, 应当依法予以没收。如果不是传销资金,且林某借肖某的1万元属实,那么这笔借款属于华某与林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三次汇款行为属于清偿债务,所借款项和所还款项接近平衡,所以华某不能再向肖某主张权利。但如果林某实际上并未从肖某处借款1万元,而是虚构事实,与肖某恶意串通,其结果就侵害了华某的合法权益。华某如果要追回此款,可以林某和肖某恶意串通为由提起诉讼,要求肖某返还9500元。

无需注册 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