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女方出婚房 约定婚前财产有利婚后生活
近日,由网友实拍的“史上最犀利丈母娘”迅速火爆网络。电话中,这位母亲教育女儿说:“(结婚)租房不行,我就想给我姑娘要个房子,没有房子就不好使……本来就看不上,现在连房子都不买了,想白捡一大活人呐?”
伴随这则视频的火爆也引发无数网友对当下结婚“由男方出房,女方负责装修”习俗的大讨论。可以说,购买婚房乃至婚房加不加名已经成为年轻人婚前所面临的最大考验。那么,婚房该不该由男方承担?女方愿不愿意掏装修款?房贷如何处理?近日,媒体走访了相亲市场,听一听年轻人是如何看待婚房问题的。
男方:愿购婚房但加名待考虑
在传统婚俗中,男方出房一直是约定俗成的。但随着房价的不断高企,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让不少婚俗已无法遵照传统延续下去。因婚房产生的种种问题导致恋人之间矛盾频发的新闻时而见诸各媒体。
媒体走访多家房地产销售商后发现,出资购置婚房的仍多以男方为主。某房地产销售公司的销售员小丽告诉媒体,“《新婚姻法》对房产所有人的界定让很多家庭对购房一事不再犹豫。毕竟婚前所购房产的所有权是归自己所有的。”
资深红娘张老师说,有房有车的单身男人在婚恋市场上特别吃香,但在她看来,其实男方有没有房子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过去结婚讲究是男方必须有房,毕竟有不少女性认为嫁给有房的男人有安全感。可现在,男方婚前所购房产就是人家自己的,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我常和女方家长说,若是女方家庭条件尚可的话,完全没必要对男方有没有房做硬性要求。”
市民赵先生告诉媒体,为了帮他购买婚房,父母拿出了大半生的积蓄。若是结婚就要分给对方一半房子,他这心里确实有点不踏实。“我前几天看报纸说,咱们国家的离婚率连续十年递增。天津今年一季度离婚率(离婚登记人数占同期结婚登记人数的比重)超过50%。”赵先生表示,若是房子加了女朋友的名字,自己不就被对方“拿”住了吗?“万一日后闹离婚对方要跟我分房子,到时候我上哪里哭去!”因此,赵先生坚决表示,日后他结婚时是不会考虑房子加名的。
白领小勇并不完全赞同赵先生的想法,他表示如果两个人感情真的特别好,就可以不用在意那么多。“毕竟两个人是要过一辈子的,咱把账算得那么清,对方心里肯定不舒服。”
如果婚前男方不同意加名,女方不愿结婚怎么办?媒体在调查中发现,为了应对这个问题,男方往往会承诺在女方怀孕生子时把女方的名字添加到房本上。有不少男方父母表示,虽然不同意在婚前把儿媳妇的名字加到房本上,但已经答应女方父母,儿媳妇一旦怀孕产子就立即房本加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阿姨告诉媒体,据她所知这个办法已经是谈婚论嫁应对婚房问题时通用的办法之一了,“我们也是没辙才会如此,现在年轻人的婚姻不稳定,房子更不是说买就买得起的。万一日后闹离婚被女方分走一半房产,我儿子再婚时没能力买房了怎么办?”
女方:宁可陪嫁车也不愿掏装修费
面对男方在婚房上的种种态度,女方的想法又是如何呢?红娘张老师从业已二十多年,可以说是见证了婚俗的变迁。她介绍说,过去是男方出房,女方负责装修、买家具;后来是男方出房,女方陪车。现在似乎有点一家一个情况,一事一议的感觉。
“我曾经介绍成一对,谈恋爱时两个人处得不错。可等到谈婚论嫁时,男方父母说婚房是全款买的,家里已经没有能力装修买家具了,希望女方能够负责。”张老师回忆说,女孩子把男方父母的意思跟自己父母一念叨,老人就急了。“装修买家具大概要花近二十万,这笔钱怎么算?女方父母提出,如果房子加女儿名字,女方就负责装修买家具。结果男方父母不同意婚房加名,为了这点事两边闹来闹去,最后把挺好的一对恋人闹散了。”
媒体在采访中发现,房子是男方的,装修及家具由女方出的情况在离婚时往往很难进行财产分割。天津京秀律师事务所的王京涛律师表示,婚前由女方出资对男方产权的房子进行装修,如果是女方用自己婚前或娘家钱款装修,则可以要求男方返还,前提是要出示相关证据。
媒体在采访中发现,男女双方一起买房结婚的夫妻还是主流。红娘张老师说,婚房、婚礼、聘礼、陪嫁……谈婚论嫁阶段往往最考验一对新人的感情。 “婚姻是两个人不断地达成一致解决各种问题,而不是要分出对与错、应该与不应该。就好像婚房这事,只要双方能达成一致就可以了。”
婚龄两年的欣欣表示,老公家根本负担不起本市的房价。“最初母亲听说他买不了房时,特别不痛快。我跟我妈翻来覆去地讲解《新婚姻法》,告诉她,男方出婚房的话,女方除了感觉有面子以外,真的没啥实际好处。即使在一起住一辈子,那房子也是男方自己的。”做通了母亲的工作,欣欣就开始张罗着由娘家出房,婚后小夫妻一起还贷。“因我家买了房,所以婚礼的各项筹备由男方全权负责。我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挑,男方怎么准备我就怎么出嫁。”欣欣表示,虽然是小夫妻一起还贷,可她从来没有提及房本加名的事情。“我也有一些担心,一是贸然的提出来会不会让老公的自尊心受不了,二是顾虑到父母的情绪。”
红娘张老师介绍说,她所牵线成功的小夫妻中,大多数情况下女方会选择陪嫁汽车。“女方父母对掏装修费这事大多不会认可,除非婚房加了自己女儿的名字。可陪嫁汽车就不一样了,不仅婚礼时亲戚朋友都看得到,而且私家车使用频率高,外人都能知道这车是娘家买的。”
据王京涛律师介绍,《新婚姻法》中对房产有了很明确的界定。比如不管婚前婚后,如果由父母出资买的房,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则认定为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前买的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的,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进行分配;婚前买的房子,婚后房子的升值部分与配偶无关;婚前买的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的,如果夫妻双方共同还贷,离婚时应考虑对对方还贷部分进行补偿;男方婚前买了房,婚后他擅自将房子卖掉,如果他的妻子想追回该房屋,法院不予支持。
五十多岁的李女士创业多年,她早早地就为独生女儿准备好了房子。李女士表示,虽然自己是60后,可思想却紧跟时代。“女方出婚房这件事真心不亏。假如男方付了首付,婚后他自己还贷的话,势必减少了对家庭的经济投入。女方还得将自己的月收入拿出来补贴家用,可天天住的婚房却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这样的感慨也是李女士有感而发。据李女士介绍,她的助理娜娜性格温和,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老公每月都是以公婆的名义去还房贷,但房贷钱却是自己负担,剩下的三四千块根本不够养家,还需要娜娜不停地贴补家用。娜娜一提婚房加名,婆婆就闹翻天。”李女士表示,自己看不懂这样的婚姻,感觉“太算计”。
大龄单身女王倩说,结婚肯定是希望“一世一双人”的,但未来的日子还长,给自己找一点保障也是应该的。“设想一下,万一将来有点啥意外情况或矛盾,人家男方想赶你走人的话咱一点办法都没有!离婚的话,咱这些年在婚姻中的付出谁来赔偿呢?”去年,王倩贷款买了一套酒店式公寓,用王倩的话说,“自己的房子住得硬气。”
专家:约定婚前财产有利婚后生活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青年男女往往在谈婚论嫁中并不起主导作用,反而是父母去操持一切。
今年35岁的小顾结婚十年,当初因为爱情而不顾父母反对,办了一个极其简朴的婚礼就结婚了。“这几年老公挣钱挺多,可他从来不跟我说自己到底挣了多少钱。而且买房买车也是用婆婆公公的名义去买。我妈总跟我说,这样下去,万一离婚,我就穷得只剩自己了。”小顾说,虽然生活的还不错,但这些年来一件件不如意的事就像是根刺卡在心里。“以后我女儿结婚时,婚前就要把财产问题都算清,免得日后两人产生间隙。”
大部分恋人在结婚之前,对彼此的经济状况知之甚少,结婚之后才发现很多令自己感到惊讶的情况,但往往为时已晚。那么在结婚前,如何让恋人们对彼此的经济状况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呢?《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创始人刘彦斌表示,“‘婚前财产约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在结婚之前,双方对各自的经济状况、消费习惯、家庭负担和对婚后的理财问题都进行一番坦诚的交流,让彼此事先了解各自对未来婚姻理财的期望值,就可以大大减轻婚后很多不必要的失望感,减少很多婚后的争吵,免去了很多家庭矛盾。”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亲是亲,财是财’,记住这句话准没错。”刘彦斌进而为大家详解了我国的法律对于房产等财产分割的有关规定:“一是婚前贷款所购房产是一方的个人财产,婚后配偶一方参与偿还贷款的房产,并不改变该房产为个人财产的性质。离婚时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一方的个人债务,对双方共同还贷的部分,返还1/2给配偶一方。二是婚前贷款所购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且以个人名义办理房屋贷款,在婚姻存续期内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如果是在婚后取得房屋所有权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对于一方婚前支付的首付款,由另一方返还 1/2,尚未归还的贷款,作为双方的共同债务,由双方偿还。三是婚前贷款所购房产属于一方个人财产,但应对另一方就收益部分进行补偿。当购房人与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并在银行办理了贷款手续、银行贷款划拨给了开发商后,购房人已经具备了办理房产证的条件,买卖双方已经履行了购房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此后,购房人偿还银行贷款的行为,并不影响所购房产所有权的归属。在婚姻存续期间用夫妻共同财产归还贷款的部分,应当考虑房产增值收益,由一方配偶对另一方进行合理补偿。由此可见,在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婚前双方最好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对婚前贷款所购房产的产权归属和债务承担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将来出现不必要的纷争。”